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玮
领导干部普遍受人关注,言行无小事。一篇讲话、一次活动,一项决策、一个部署,甚至一餐饭、一杯酒,都会影响着周边、影响着社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党的形象。要使自己的影响始终是正向的、自己的形象始终是良好的,就要高标准要求自己,对自己苛刻一点,做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党员、干部都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鞭策自己》(2015年9月11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77-678页
中华民族历来十分注重官德民风的塑造,这就是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包含的道理。在引领社会风尚上,各级领导干部要当好旗帜和标杆,全体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干部都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鞭策自己》(2015年9月11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79页
批评和自我批评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是,自我批评难,相互批评更难。难就难在为人情所困、为利益所惑,怕结怨树敌、怕引火烧身,说到底还是私心杂念作怪,缺乏党性和担当。“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对自己的缺点错误,要敢于正视、主动改正。对别人的缺点错误,要敢于指出、帮助改进。对同志的提醒批评,要闻过则喜、虚心接受。自我批评要一日三省,相互批评要随时随地,不要等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再提。要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坚持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论党的自我革命》,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23年版,第127-128页
转作风改文风。“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越是信息发达、信息繁杂,越要把实践和基层当作最好的课堂,把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不能悬在半空、浮于表面,不能“闻得鸡好卖,连夜磨得鸭嘴尖”。迈进群众的门槛容易,走进群众的心坎不易。如今,交通工具越来越发达,可以千里边关一日还、一日看尽长安花,但不能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要坚持百姓情怀、人民本色,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欢乐着人民的欢乐,感动着人民的感动,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要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普遍认可的道理、有目共睹的事实教育引导群众,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效果。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2月19日)
经过几年努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党内正气在上升,党风在好转,社会风气在上扬。这些变化,是全面深刻的变化、影响深远的变化、鼓舞人心的变化,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积聚了强大正能量。这充分表明,党中央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抉择是完全正确的,是深得党心民心的。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2016年10月27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18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