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聂堃
责任编辑:张娜
今年以来,天桥区工人新村北村街道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公开透明、及时高效”要求,围绕打通政民互动“大动脉”,畅通经济发展“微循环”目标,探索出“便民服务圈、企业朋友圈、社区智慧圈”“三圈”共创政务公开新模式,为实现“幸福北村”注入强劲动力,街道先后荣获“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绿色社区”“山东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示范点”等省市级荣誉20余项。
拓宽平台、无微不至,打造便民“服务圈”
街道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第一平台作用,开设民生保障专栏,集中发布政策文件43条、政策解读11条,微信视频号、公众号等政务新媒体发布信息32条,实现惠民政策“一网统揽”;建立“便民大厅+政务公开”模式,设置线下政务公开查阅区,定期公开政府公报、服务指南、办事手册等信息214条,梳理公开便民服务事项110项,编制发放便民业务《办事指南(流程)》千余册,截至目前,提供居民养老待遇认证服务75人,居民医疗保险服务183人,低保、重残服务624人,大病救助3人。
打造就业“就近办”“桥通办”政务服务品牌,从“能办”向“快办”“易办”“好办”转变,开展“职选天桥 就有未来”专场招聘会2场,服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17人,城镇公益岗新增34人,城镇新增就业率达133.9%,失业人员转再就业完成率达102.14%,真正实现“小事不出门、大事人上门”;以政务公开为抓手精准服务“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推出“幸福大礼包”社区服务项目,通过社区微信群、公示栏、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广泛发动居民参与,提供作业辅导、艺术培养等服务,解困特殊家庭80余户,儿童210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完善功能室10处,配备图书2000余册,乐器、服装、道具等46组,启动“托管”“研学”“夜校”等服务6项,发布“夏日妍学堂”“绿动北村”等十大公益项目,开展科普讲座、八段锦操、声乐教学等“志行北村”公益行动58场次。
利企纾困、提质增效,拓宽企业“朋友圈”
街道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一网通办”枢纽中心,打造“政务公开+数据收集+任务派遣”服务模式,办理全流程企业服务2478件,鼓励推进107家商户注册自主平台,开辟“电商+实体”多元化经营新格局。以政务公开为依托建立行政审批和创业政策相结合工作模式,创新“在泉城,全办成”政府服务品牌,办理个体营业执照设立业务204件,变更业务111件,注销业务224件,增补换照业务5件,小餐饮业务54件,受理创业补贴8.4万元,创业担保贷款130万元。
精心编制《投资北村》招商引资宣传图册,入户宣传普惠政策1500余次,LED大屏幕滚动宣传政策20余条,组织招商活动50余次,今年以来,引进新注册企业78家,个体户206家,实现由“企业找服务”向“政府送服务”转变。推行实践志愿“幸福币”兑换机制,商户以提供服务获得“公益效益”+“经济效益”,辖区登记联动业户40余家,可兑换服务项目达68项。以政务公开助力“个转企”“企升规”,开展全流程政策服务84次,探索“三个一”机制,实施“五步走”战略,落实“一条龙”服务,全面提速项目落地效率,服务“个转企”“企升规”“规纳统”,山东通讯城企业占比率提升至60%。
科技赋能、数字服务,创新社区“智慧圈”
街道深度融合政务公开与“智慧北村”系统,开发使用智慧网格平台和“北村一网通”APP,推动“双实信息”落格入楼,收集辖区常用数据40727条,智能探头全域覆盖,启用“一键呼”惠及辖区65户独居老人,“可照明、可广播、可充电、可监控”智慧灯杆领跑上线,建立起居民需求归集分析、矛盾监测预警机制,全面提升网格治理效能。创新建立“未诉先办”治理模式,将信息公开与信息反馈相结合,精耕“智慧网格”,实施“纳米式”管理,12345办结率、满意率直线攀升,今年共化解群众反馈重点问题办理37件,办结率100%,“北村小管家”解决辖区环境保洁、文明秩序相关问题近200件。
提亮“135”晓妍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法、“红风筝”党建品牌,创新涵盖党务、居务等24项高频事项公开的“码”上有服务模式,手机扫码即可随时随地掌握最新政策,实现“让数据多跑路,居民少跑腿”。积极探索“云公开”新路径,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系统,对街道近3年一般公共预算、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等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联动公开招商政策,对辖区内3处重点项目、4家重点企业位置进行地图点位标注、简介和关联,实现信息采集、分析、公开全智能。
下一步,北村街道将持续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擘画社区治理蓝图,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同构建更加开放透明、利企便民、数字智能的服务型政府,为打造“活力 洁净 幸福 智慧”新北村保驾护航。
(通讯员 刘政)
初审编辑:聂堃
责任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