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任春萌
责任编辑:张娜
大众网记者 任春萌 济南报道
为深入贯彻执法为民理念,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近日,起步区综合执法部总结梳理经验做法,结合上级规范涉企检查、优化营商环境的安排部署,研究制定推进服务型执法十条措施,全面推行服务型执法模式。这一模式致力于构建更加和谐、高效的执法环境,为区域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据起步区综合执法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推行服务型执法,旨在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执法体系。“有感服务、无感监管、轻微免罚、重违严惩、程序透明、过罚相当”的模式,能更好地平衡执法与服务的关系,让市场主体在规范经营中感受到执法的温度。
在具体工作措施上,起步区综合执法部多管齐下。一方面,注重关口前移,强化源头治理。通过推行事前预警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明白纸”“告知书”等,提前告知合规经营要点;设立“市场哨点”,精准解决群众和商家的难题;打造“综执微普法”等品牌,开展“以案说法”活动,提升市场主体的法律意识。
另一方面,坚持柔性执法,惩教结合。实行“三位一体”分类监管,根据风险等级对执法检查事项进行分类,做到精准监管;深化智慧监管,运用无人机、AI智能等技术提升监管效能;推行说理式执法,让执法更具说服力;严格落实“六张清单”制度,实现过罚相当。
此外,执法的“后半篇文章”也将扎实推进。涉案主体“回头访”、相关事项“回头看”、相关产品“回头检”等机制,将强化案后跟踪指导,确保免罚不免责。类案指导机制通过编制行政执法指导案例,为执法人员提供办案参考,避免同案不同罚,提升执法的公正性和规范性。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打造“阳光”执法,全方位提升基层执法人员的服务型执法水平。
起步区综合执法部推行的服务型执法,不仅是执法理念的创新,更是进一步深化执法改革的有力举措。下一步,综合执法部将持续深化服务型理念,广泛听取群众及执法对象的意见建议,加强宣传,积极探索、拓展执法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实现宽严相济、法理相容,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初审编辑:任春萌
责任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