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城”济南,打了场与疫情赛跑的“闪电战”

2022-05-17 08:59:42 来源: 济南日报 作者:

  济南前面打下“慢城”这两个字,笔者脑海里就浮现着问号脸的表情包,心里多少是有些不服气的。

  这个词原本用来形容济南生活闲适,城市宜居。

济南时报 黄中明 摄

  老城老街垂柳夹岸,湖水微澜,泉水涓涓,这画面说一句“岁月静好”“向往的生活”也不为过吧?加上济南人温厚包容,随和而不张扬,人与城的性格高度契合统一,最初称呼济南为“慢城”的人们,其实是对济南生活的评价,在济南生活这么多年,这点我是认同的。

  “不服气”是来自后来的演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一个词演化成城市保守、温吞的刻板印象。在社交网站上,有人问济南是座什么样的城,还有不少人忽略近年来济南的快速发展、崭新变化,用“慢”来回答。

  “慢城”济南是大家选择的生活态度,但真遇上事儿,济南这座城也是真能处,它真能快起来。

  过去看武侠小说,面对敌手唯快不破。对于3月下旬出现的疫情,济南一波操作也是这样的效果。其实如果我们回望一下济南最近不到两个月的这场与新冠疫情的厮杀,你会发现济南这座“慢城”似乎开了大主角光环,手起刀落,干净利索。

  先看结果,从3月29日,出现第一例本土新增病例,到5月8日本轮疫情首次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用时41天。这个速度横向对比一下,就知道有多快了。

  全过程的“快”,依赖于各个环节的“快”。

  从流调说起,因为它是与疫情的厮杀中,守护城市的第一道防线。在过去一个多月里,我们应该还都记得,新闻发布会发布新增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后,最快当晚就会发布流调信息。

  这样的快节奏来自流调员们对病毒的追击。按照国家规定,发生阳性病例后,2小时内到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核心信息调查,24小时内基本查清传播链条,这是流调溯源的时间路线图。一天上百个电话,上万步行程,在对方的叙述中,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轨迹。所有病例和相关人员的轨迹和时间线全部对上后,才能画出完整传播链条。

  这样的大的工作量下,就像选手负重参赛,由于病毒传染在前流调在后,选手还起跑得晚,最后依然追上敌手。就问你,这样的速度算不算快?

  保供环节的快,得讲一个朋友的故事。疫情初始她就囤菜、囤肉、囤速食,甚至备好了“支援”邻居的余量,还为此新买了冰柜放阳台上。后来小区封控,没想到第二天,小区群里就发来一张保供明白纸的照片,上面有定点超市网购小程序码以及配送时间。这是当地商务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物业公司一起做的一条保供链条,居民下单到物业送上楼,形成保供防疫闭环,很多没有囤的居民,在封控期间依然不缺米面粮油。再后来解封了,她家囤的菜还是没吃完,每天打开冰箱,都要从最蔫的菜和生产日期最早的食品吃起。

  “人世间最大的喜剧莫过于疫情结束了,菜没吃完。”她说这话时,人已经坐在笔者对面了。那是疫情结束后我们第一次约饭,时隔一个多月的火锅局,即便是各涮各的,隔着蒸腾的雾气,都能看见她自嘲又骄傲的表情。

  还有很多“快”来自于一线防疫人员、基层工作者、志愿者。 提到他们我心中总有油然而起的敬意和感动。因为从一开始,这场战疫究竟“胶着”多长时间都是未知的,很多人接到防疫任务都是最快做了选择,毫不犹豫冲上一线。有人丢下孩子独自在家上网课;有人干脆住进了居委会;有家庭版,一家三口全上阵;有夫妻档,隔着一道墙各忙各的……

  有一次笔者下楼做核酸,一名大白隔着面罩说了“你来了?”,正纳闷这谁啊,好像认识我的样子。直到远处小朋友冲他喊“爸爸”,我才发现大白里装着的,是那个经常在小区广场带娃的爸爸。他就是平时我们见到最多的一类济南人形象,笑眯眯的,不疾不徐。但是疫情以来,他和小区里另外一群人快速组成了志愿队,除了检测人员是来自专业机构,每次核酸检测的组织都由他们和物业一起完成。

  暂停线下教学、暂停堂食、暂停“五小”场所经营,每次都是一声号令,济南人快速执行。我们还会看到这场“闪电战”里许多这样的故事:槐荫区90后蛋糕店主关店后,变身志愿者;天桥区牙科诊所牙医暂停营业期间,关了诊所门立即到社区报到;历下区原来的炸串哥、鱿鱼哥,出不了摊就去防疫前线帮忙……他们快速的角色转换,也为战疫速战速决贡献了力量。

  大河为什么能奔涌向海?因为每一朵浪花都在用力向前奔跑。岁月静好时,我们是水滴,是细流;起风了,我们化作浪花,化作潮头。而今,恢复教学,恢复堂食、恢复“五小”……“慢城”的“慢”又回来了,当我们和朋友欢聚、和家人露营,我们依然会怀想40余天里那个“飞奔”起来的济南……(刘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杨童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