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济南农村土地改革"第一村"——分地"小包工",比小岗村还早六年

2019-09-23 12:52:00 来源: 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 新时报 郭吉刚 周震

  20日,张洪印与崔守良回忆当年包产到户的情形。 新时报记者王汗冰 摄

  坐落于长清区双泉镇的河东崖村,是贾庄行政村所属的一个自然村,不到150口人,有290多亩山坡地。这个古老的村落,植被繁茂,风景优美,同时又不乏现代化的生态景区,呈现一派新气象。河东崖村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标签——济南农村土地改革“第一村”。

  早在1972年,河东崖村村民为了治穷,就已经冒着风险,偷偷分地搞起了“小包工”,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雏形,比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土地改革还早六年。“搞‘小包工’前,家家户户挨饿;搞‘小包工’后,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那段敢为人先、惊心动魄的历史,也成为许多河东崖村老人美好的集体回忆。

  与饥饿有关的日子

  74岁的崔守良是完整经历过忍饥挨饿时期的那代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困难时期,在崔守良的记忆中,只剩下与“饥饿”二字有关。

  当时,河东崖村所属的红庙大队一共有24个生产队,因为以“生产队大集体”的方式经营管理土地,生产方式落后,再加上自然灾害频发,每到粮食成熟的时候,玉米面一家只能分十几斤二十几斤,根本填不饱肚子。“那时候都是人民公社社员,所有的土地都归生产队,集体出工干活挣工分,产出的粮食要先上交给队里之后才能分得口粮。大伙儿早晨天刚亮就出发,干一会儿回来吃早饭,吃完再继续下地,下午干到天黑,下力气倒是不少,还是吃不饱饭。” 崔守良回忆说。

  而在村民张洪印看来,当时还有一个普遍现象导致粮食产量上不去——磨洋工。当时,21岁的张洪印是河东崖村生产队长,每天跑到屋顶上喊人下地干活,乡亲们到了地里以后,却出工不出力,严重缺乏积极性。“干少点干多点都是那些工分,分到手粮食差不多,很多人都不愿意卖力。”张洪印说。

  “张大胆”与“小包工”

  为了治穷,也为了活命,在1972年的时候,年轻气盛的张洪印突发奇想,做了一个颇为大胆的决定——小包工。没想到,这个“歪点子”彻底改变了河东崖村村民的命运。

  “就是偷偷给乡亲们分地,最开始先是给村里喂猪的分一点。好比说那个时候谁喂一头猪,队里给他二分饲料地,这个饲料地个人种着个人收,到时候光给生产队交一百挑子粪就行。这样喂猪的就有了积极性,粪上交后又能肥地,两全其美。” 张洪印解释说,后来他把大部分耕地也拿出来分了,渐渐地基本每家按照人口都分一点。不过,虽然每家每户都分到地了,但收成也不是全归自家所有,还要上交大部分给生产队。“比如一亩地产了300斤粮食,要拿出200斤公粮交队里,剩下的100斤就可以归自己所有了。刚分地的时候,村民的心气比在队上计工强得多了。他们到点就自己就上坡了,没早没晚地去干活,劳动强度和积极性也就上来了。”

  当时,张洪印偷偷搞“小包工”,就令红庙大队翟科村生产队长高绪玉羡慕不已,“他那时候外号叫‘张大胆’,生产队搞得挺红火,但是俺们那会儿都不敢学他,害怕犯错误。”

  配齐“三大件”的富裕村

  在河东崖村实行“小包工”的几年里,村民生产积极性高了,也看不到荒地,粮食迅速增产,队里一亩地粮食从三四百斤,一下增产到了七八百斤。“别人吃十几斤二十几斤玉米面的时候,我们队一人一年就能吃到上百斤了。” 张洪印说。

  “那时候俺们村富到什么程度呢?—结婚必须配齐的‘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每家每户都有,村里的自行车比全镇三四十个村加起来都多,骑车一出去排成一长排,别人都羡慕得不行。”张洪印颇为得意地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迈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第一步”,小岗村在全国率先分田到户,由此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标志。同样地,有了几年分地经验的河东崖村,也是济南市最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村子,在1979年,村里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分地了。随后,济南300余万亩农田相继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如今,河东崖村的土地“身份”又发生了变化。几年前,河东崖村实行土地确权制度。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种“升级”,让农民手中的土地更有保障。土地的“身份”越来越确定,土地上种下的花样也越来越多,不再只是粮食,还有核桃树、果数、蔬菜……“以往全家都守着土地,现在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村里基本都是老人种地了,村里这几年也有了承包大户,守着土地的人变少了,好在地没荒。”过去四十多年来,张洪印一直在种地,这“一亩亩地”上承载了他的梦想,也见证了河东崖村农民之变。 (新时报记者郭吉刚 周震)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刘大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