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志愿者 丨李胜华:小院办起了民俗“博物馆”

2020-07-06 09:54:5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编者按:大众网·海报新闻于2019年11月18日正式推出大型网络公益传播平台——“海报志愿云平台”。“海报志愿云平台”将以短视频的形式分系列长期推出,通过创新的网络公益传播方式,传播齐鲁大地上的好故事、好人物。

  继推出“红色讲述人”、“新时代文明志愿者”、“战‘疫’志愿者”三个系列之后,海报志愿云平台第四系列——文化传承人于2020年6月13日起正式上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间无数的文化瑰宝传承在悠悠大地上。让我们一起来拜访那些在非遗文化、国学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等领域坚守初心的文化传承人。

  海报志愿者 文化传承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吕磊 济南报道

  在济南市莱芜区方下镇张公清村,有一座特别的民居,门口挂着“济南市莱芜民俗博物馆”“济南市民俗学会”“济南市长勺说唱艺术团”“济南市民间文学研究学会”等各种各样的铜牌。民居里面包含着6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了一个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学保护基地。民居的主人——济南市民俗学会会长李胜华,30余年致力于民间文化项目挖掘、濒危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

  李胜华告诉记者,他年轻时就痴迷于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创作。出于爱好,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对莱芜地区的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挖掘、整理和保护。到了1994年,李胜华和一大批民间文学爱好者组建成立了“民间文学研究学会”,这是莱芜民间文化艺术发展史上第一个由个人出资成立的民间文艺研究组织。2004年,李胜华听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就要全面展开,而非遗的主要内容就包括民间文学和传统美术、手工技艺等,李胜华就开始着手对莱芜的重点民间文学、民间传统项目进行摸底。为了全面挖掘民间文化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民间文化艺术对大众生活的重要性,李胜华与学会理事会的主要负责人商议并报主管部门批准,于12月编辑出版了《莱芜民间艺术家(珍藏卷)》一书。书中介绍了莱芜民间艺术12大类,艺术家75位,全面振兴弘扬了莱芜民间文化艺术,扶持培养了一大批民间艺术人才。图书发行后,在社会上反映强烈,很多民间文学爱好者、民间艺术家主动找上门来,为学会提供了大量的采访线索,为以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打下了基础。自2006年起,李胜华开始帮助和扶持民间艺人申报非遗项目,截至目前,共申报市级非遗64项,省级非遗5项。

  2010年起,李胜华利用自己居住的院落办起了张公清民俗博物馆。目前,博物馆主展厅120余平方米,共有藏品1200余件,档案资料31200余件,图片资料1万余幅,常年对市民免费开放,年接待参观者50000余人次,极大地振兴和弘扬了地方传统文化艺术,已成为莱芜区展现民俗、非遗等文化的重要场所。

  看着墙上悬挂的一幅幅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书,李胜华的爱人王俊莲略带无奈地说道:“混了大半辈子,就混了这一墙的证书。”简朴的家中最闪亮的就属这满墙的证书,正是通过李胜华多年的不懈努力,众多濒临消失的传统习俗得到保护,传统技艺后继有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魏俊怡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