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8大类100个基地 率先出台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意见 “行走的思政课”有了“济南样板”

2020-10-29 09:36:12 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 史春勇

  本报10月28日讯(记者 史春勇)“同学们,上课了!”今天上午,高中政治必修课《坚持新发展理念》在三涧溪村开课,这节“双师型”授课由历城二中教师连晓芹、章丘区三涧溪村党委书记高淑贞共同完成,50名学生在老村排成一条“小长龙”,由行走开始,一步步丈量着由旧貌到新貌的改变。与此同时,在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浪潮集团、山东省党史陈列馆等8个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涵盖小学到高职4个学段的8节思政课同步展开。今天,济南市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发布会暨现场实践教学活动在三涧溪村启动。活动现场,济南市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意见、全市100个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同时揭开“神秘面纱”,“济南市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版图”由此完成搭建。

  课堂从学校搬到实践基地

  上午10:00,三涧溪村乡村振兴展馆内,高淑贞当起了实践基地教师。“这些年村里旧貌换新颜,村里做了哪些工作?”“如何抓三产,引智引人,带领村民绿色发展?”这些问题都由亲历者高淑贞一一作答,课本上的宏观理论有了现身说法。

  随后,连晓芹“趁热打铁”,把学生们刚刚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感性认识凝练、总结,上升为理论,这也正是《坚持新发展理念》所要传达的核心观点。眼见、耳听加上老师的指导提升,一堂行走的思政课“走”入了学生们心中。

  同一时间,济南育英中学教师焦守伟带领着七年级的学生们在上《走进法治天地》这堂课,课堂地点设置在了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法院的法官作为实践基地的教师,通过“双师授课”的形式让课堂活起来。

  “实践课堂不同于其他实践活动,学生不是参观者,而是带着问题和议程设置的参与者。这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是:学生以校报记者身份,带着《一个村庄的蝶变——三涧溪村发展纪实》课题去分析、思考、汇总,最后形成学习报告。”连晓芹说,授课的真实度、学生的参与度都是空前提升的。

  “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主体离不开教师,但绝不仅限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高效达成的需求,学校教师既可以独立授课,也可采取学校教师与基地讲解人员‘双师’讲授,或者增加专业人士参与的‘三师’授课。”市教育局思政处处长王翔宇表示。

  确立100家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社会是最大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学习。上活上好思政课,必须打通学校与社会的壁垒,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贯通起来,用最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基于这种认识,2020年,济南市教育局启动“理论+实践”课堂教学改革,组织专业人员系统研究国家统编思政课教材,梳理筛选、打破重组、提炼整合,创造性地建构了传承红色基因、建设法治中国、弘扬优秀文化、增强自觉自信、提升生命价值、共建生态文明、感知科技创新、热爱美丽家乡8个思政课实践教学主题,在此基础上链接政府与社会资源,在市域范围内寻找与思政课教学目标最为契合的教学场所,研究确立了包含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场馆等在内的100家“济南市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此外,市教育局将建立和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激励和评价机制,筹建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库,组织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研讨及评比活动,鼓励、支持、引导思政课教师积极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及研究活动。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加盟”

  如何充分发挥基地教学的作用,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为此,济南市教育局专门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突出思政课实践教学鲜明主题、抓住思政课实践教学关键主体、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多种形式、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服务保障和评价机制等方面,深挖实践教学基地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意见》指出,在实践教学实施主体的选择上,要充分发挥学校思政教师和基地讲师、基地专业人员等各种主体的资源优势,根据教学目标高效达成的需求,进行科学灵活的优化组合。同时,鼓励思政课教师大胆创新,探索实践教学的多样化形式。思政课实践教学既不是简单的参观体验,也不等同于研学旅行,而是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理念下的新样态思政教学模式探索。

  济南市政协社教卫体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张岩介绍,作为首批教学实践基地,市政协将在市政协商量工作室加挂“济南市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牌子,邀请师生代表参加部分商量活动;拟定于近期和市教育局联合开展一个专题的青春版“商量”;在市两会期间,邀请师生代表旁听观摩;适时与教育局联合组织开展“我是政协委员”“我来提提案”等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同时组织政协委员开展人民政协知识进课堂、法律进课堂、艺术进课堂、健康知识进课堂等活动。

  “‘理论+实践’的思政课贯通改革,就是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增强思政课的现实感、体验感和亲和力,实现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全面培养学生适应终身法治和社会法治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王品木表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谢玮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