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苑文飒
济南面塑
11月27日,济南市首届非遗活态发展论坛暨天桥区级项目授牌仪式举行。部分济南市非遗传承人以及相关文化和旅游部门、文博机构的负责人等参加。活动由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天桥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活动邀请博物馆、企业、学校等共同参与,力求让非遗走进市民中间、走上产业发展之路。
时代背景之下,非遗如何生存发展,博物馆、企业、学校等共同参与,让传承人看到“行”之可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非遗说”——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发展论坛旨在打造广大非遗传承人、社会合作伙伴、致力于非遗项目传承与发展的人群交流、互动的平台。将更多的话语权还给非遗传承人、社会合作群体,以智慧的碰撞与点燃,让非遗活态传承、多路径融合发展成为可行之行、随心之行。
时代背景之下,非遗如何生存发展,这一问题的提出对地区乃至全国非遗人具有普遍性。2020论坛年度主题确立为“当非遗走进生活”,是为这一普遍问题找寻答案,旨在通过论坛讨论,聚焦“非遗如何走进生活”。一是探讨如何走进受众市民中间,让民众能够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二是交流如何通过合理转化,改变技术,经过一定调整,获得产业发展,从而融入现代生活。三是通过邀请合作单位,博物馆、企业、学校等共同参与,多元视点,做好产业融合、搭车发展的文章。论坛不仅“谈”,还要让传承人看到“行”之可行。通过企业、景区、学校等参与,让传承人对自我发展更有信心。
中国结
作为论坛发起者,天桥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非遗发展至今,相关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非遗融入生活仍有很大潜力,需要各界一起努力,仔细分析项目性质特点,结合时代审美和市场需求,探索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最佳路径,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赢。
“非遗说,说什么?”一段精彩的短视频明确论坛主旨,即:“说传承,说坚守;说迷茫,说困惑;说见微知著,说可行之行;紧紧把握发展脉搏,强调用事实说话;坚持展现传统、专业、学习力;努力表达严肃话题,真情实感;不辜负,水滴石穿;不辜负,血脉相传。”
鲁绣
紧紧围绕这一主旨,论坛期间,与会代表围绕非遗研学教育、非遗与文物保护、非遗文创开发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传统拓印技艺传承人、山东省金石博物馆副馆长孔顼,泺新小学校长郑研,李氏福饼传承人、济南市老建筑协会会长李建军,山东中铁文旅发展集团文旅部部长王斌,阡陌书店/物外文创品牌创始人郑国栋,天桥文化和旅游局基层文化科科长闫莹,依次围绕本届主题“当非遗走进生活”展开讨论。从校内非遗课程设置,校外研学,到非遗遇到老建筑;从非遗市集运作的实践与思考,非遗文创研发,再到文旅部门职能管理,多维角度,深层探讨。
非遗文化的受众和市场越来越大,但如何让非遗市场成为一种常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王斌介绍,今年的世界博物馆日期间,胶济铁路博物馆与阡陌书店联合举办“滚滚市集”文化创意市集7季,先后邀约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胶济铁路沿线50多家文化企业参与其中,形成了文化交流传播的集群效应。通过文化市集引入非遗文化,是年轻人易于接受也乐于参加的方式,用通俗的方式促进非遗的推广与互动,让大众了解非遗知识,感受非遗文化。同时每季市集都有一个切合当下的主题,比如联合天桥区文旅局推出“沿着铁轨发现非遗之美”等,还邀约不同品类的非遗加入到市集中,运用博物馆的文化传播载体以及市集经济的平台载体,做好非遗文化的传播。结合鲁南高铁开通,实现高铁环游齐鲁举办的“流动的盛宴”,把沿线地方的非遗产品通过非遗专列的形式呈现,在车厢的空间里,沉浸感和代入强,不仅让社会和媒体集中聚焦,而且实现了旅客自主分享,自主实现了叠加传播。
王斌感到,非遗文化的受众和市场越来越大,但如何让非遗市场成为一种常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非遗市集运作必须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在传承中实现创新性发展。非遗市集不是一场有噱头的演出,只有植根于现代生活才有生命力。“大家都感到这个活动不错,如何找到市集本身的运营底气,把场地变阵地,形成场地、非遗传承人及受众三方的良好业态是我们的发展方向。”
非遗传承人“左手连着昨天,右手交给下一代”。非遗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年轻群体的加入,而非遗进校园、非遗研学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和非遗近距离接触的机会。2017年,我市开展了“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创新非遗进校园形式、丰富课程内容,大力推动非遗扎根学校,建立起深度融合机制。天桥区泺新小学为各班量身打造了非遗课程,每班选择一个非遗项目作为班级研究学习主题。学校王硕老师拜“济南十大民间艺术家”唐锦彩传承人崔佛罡为师,并成为其亲传弟子,自2017年起带领学生们一起潜心学艺。如今,“唐锦彩”这项溯源于盛唐,融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创新的丝绸浮雕和丝绸镶嵌工艺于一体的民间工艺,已在泺新小学扎根、发芽。
葫芦烙画
山东金石书法博物馆利用书法展览、书法讲座、研学教育、数字书法体验等多种途径向大众传播书法传拓艺术。2019年5月开馆以来,博物馆根据自身藏品特点,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发了传拓、书法、篆刻等一系列非遗课程,将中小学语文、历史、美术、地理等学科融入博物馆教育内容中,组织非遗研学活动40余场。
论坛特设点评环节,邀请业内专家现场解疑释惑,为非遗传承人坚定文化自信加油鼓劲。不仅听到了来自非遗传承人的心声,也听到了更多助力非遗发展的社会力量的真知灼见,充满着真情实感。
更充分发挥非遗保护工作的人才集聚效应和组织平台作用
论坛最后形成了部分共识,并进行了总结发布。论坛指出,非遗全方位走进当下生活,是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关注时代和科技发展趋势,创新非遗的表现形式和传承载体;要围绕民众的现实需求做文章,让非遗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要加大对传承人的关注力度,帮助他们拓宽眼界、更新知识储备;要特别关注青少年群体对非遗的态度,通过非遗进校园、开发文创等方式提高他们对非遗的参与度。
论坛上还公布了天桥区第九批非遗项目名录、第七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并为他们授牌。天桥区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还专门安排区级非遗项目扶持资金10万元,并在论坛期间进行了发放。
据悉,近年来济南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深入推进,通过文旅融合项目推进、非遗进校园优秀成果推广、非遗研学专线、非遗线上线下购物节等一系列致力于打造品牌的项目,迸发出全新的张力与魅力。然而,螺旋上升、曲折前进既是事物的发展规律,也是非遗前行的必经之路;同时,非遗工作同样遇到发展中的困惑与瓶颈,亟待找寻解决之道,不可回避,无法逃避。首届论坛成功举行,将更充分发挥非遗保护工作的人才集聚效应和组织平台作用,这既是我市非遗保护事业发展的自身需求,也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配合政府推进非遗保护事业向纵深发展。
本次论坛发起单位天桥区文旅局多年来重视传承与保护工作,并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2019年3月成立了济南市首家田野调查工作室,并形成“非遗+”创新工作法,发展思路清晰,推进工作扎实,走在了市区前列。本次活动实效也得到了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的高度肯定,特别指出:“天桥区主动作为,组织的论坛内容丰富,聚合了跨界精英,多角度说非遗,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中国梦·非遗行”文化传承系列公益活动走进山东师范大学附小
有句话曾深入人心:等一等,让脚步慢下来,让我们的灵魂跟上。其实忙碌中摁一下暂停键并非坏事,沉淀、沉思,沉下来,如同即兴与深邃并不冲突,奔腾汹涌与细水长流亦能演绎迂回欢快的节奏。
大雪小雪又一年,冬的沉寂,积蓄的是春的力量。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论坛的成功举办,期望能够推动非遗在文化的春天里华彩绽放。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苑文飒
11月29日,受前期降雨滞后效应的助力,趵突泉水位已攀升至28.05米。冬日的名泉依然喷涌潺潺响叮咚,别具韵味。人们漫步泉水边,感受泉水的灵动,心中惬意悠然。[详细]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济南公交获悉,为进一步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方便英雄山路、卧龙路、刘长山路、党杨路沿线居民出行,12月1日起,济南公交开通试运行K228路。K228路由西八公交车场开往济南西站公交枢纽,途经英雄山路、二七新村南路、卧龙路、刘长山路(白马山隧道[详细]
在全区的统一筹划下,老旧小区的改造施工切实做到了文明施工不扰民,面对居民各种诉求,服务细致,随时解决。地下管网设计由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综合统筹设计,确保基础类公共设施改造与专业实 施改造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详细]
11月29日下午,随着箱梁通过架桥机提升,稳稳架在桥台上,济莱高铁东屿村特大桥完成架梁任务,成为全线首座完成架梁任务的桥梁。这一年,济莱高铁以劳动竞赛为抓手,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竞赛提速增质,不断抢抓建设进度。[详细]
临近年底,济南土地市场热闹非凡,先是11月28日,济南城区集中挂牌12宗土地,涉及高新区核心区、和谐商圈、华山、新东站等热门片区,约532亩。本次位于唐冶中路以东、唐冶山公园以北的商务金融用地竞价4轮后以溢价成交,成交金额为5350万元,楼面价为3720元/平方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