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苑文飒
责任编辑:张娜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苑文飒 济南报道
济南市历下区崇璟小学是今年秋季新启用的一所公办小学,作为济南市燕柳小学的分校,这里优美的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施自不必说,开学之前燕柳小学输送的老师们和来自全区的老师已经就任。让人瞩目的是,全校15位老师中13位是70后,有的在管理岗位上已近十余载,时隔多年,他们又重新担起班主任的职责。
崇璟小学是济南市燕柳小学的分校。校长李红告诉记者,之所以起名“崇璟”,也颇有渊源:学校正对一座小山,选用带山的“崇”字,有知文崇礼的意思;而“璟”,意为“玉的光彩”,他希望孩子们浸润美德,像玉一样焕发光彩。
“作为燕柳小学的分校,我们与燕柳小学是一个领导班子、一套规章制度、一样的师资队伍、一体化的教研机制,燕柳小学所有的经验和好做法,都可以在这里复制、创新,我们希望崇璟小学站在燕柳小学的肩膀上,从细处做、往长远走、向高处攀,取得更好的成绩。”李红说。
一所学校能否开启崭新的发展篇章,关键在于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8月中旬,距离开学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李红仍在发愁: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从哪里来?仅从燕柳小学调取,燕柳小学每年还在发展壮大,对优秀师资队伍的需求也不小,仅靠“输血”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让他没想到的是,崇璟小学秋季启用的消息传播开后,历下区其他学校的不少优秀教师主动要求过来。“因为这些教师也都是学校的骨干,很多在中层管理岗位上已经多年,说实话,新学校没有那么多的管理岗位给他们,我们更缺的是一线的有经验的教师,要带班。”老师们则表示,哪里有需求就去哪里。
燕柳小学副校长孙霞和教导主任王丽娜等7位老师来到崇璟小学。同时,还有从历下区其他学校奔赴而来的8位老师,15位老师组成了崇璟小学目前的管理团队和教师团队。其中,13位是70后,她们具有非常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绝大多数都曾有担任班主任经历,在管理岗位上已近10年或者超过10年;15人的团队中,仅有一位体育老师是男士,80后;美术老师最为年轻。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具有丰富管理和教学经验的老师们,放弃驾轻就熟的领域和相对舒服的工作状态,来一所新的学校“从头”开始呢?
我还想再拼一把
今年46岁的张文秀从教已经26年,目前是崇璟小学一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她是一位数学老师,有过3年的班主任经历,曾获得历下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拿过省优课;来这里之前,也曾是学校的管理中层。
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操场上带午餐后的孩子们“消食”。“燕柳小学近几年发展很快,各方面在区里都是佼佼者,它的教育理念我是十分认可的。一个人在一个舒适的环境待久了,很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虽然我46岁了,但我的心气一直很高,我想给自己换个环境,再拼一把!”张文秀说,来了之后,她对学校又有了新的认识。“这是一个崭新的、更大的平台,我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张文秀告诉记者,从教26年来,她教过2-6年级数学,也做过高年级班主任,但从未接过一年级。“以往带高年级多,我说话比较简洁,孩子们也都能懂,我就怕这个习惯改不过来,一年级的孩子们听不懂。”于是,开学以来,她一再告知自己,说话慢下来,多说话,耐心说话,“这些天感觉自己说了无数的话,孩子们能听懂,我就放心了。”
“每个人都有往上走的愿望,我来这里,是喜欢燕柳小学的文化。”今年42岁的柳修君,原来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来崇璟小学后担任了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我当了一辈子班主任,这次选择单科任教,每周的工作量是16节课。我特别喜欢这里的工作氛围,很亲切很踏实。”柳修君说。
时隔十几年,再当班主任
今年43岁的语文老师李芃,担任三年级二班的班主任,还给二年级教授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她是历下区名师,从教已经25年。此前她曾经有6年的班主任经历,做了16年的教务主任。时隔19年之后,她再次走上班主任岗位。
“要说和以前当班主任有什么不同,我认为现在对班主任的要求更高了,必须是‘全才’!”李芃笑着告诉记者,她不仅要和孩子们排节目,还得熟练掌握各种信息技术;最关键的是,现在孩子们思维很活跃,知识来源特别多,自己稍不学习就可能跟不上孩子们的思维。“我现在努力寻找当初做班主任的感觉。”李芃说,原来她性子急,脾气不好,随着年龄增长,自己的心态也在发生变化,“我会放慢脚步、慢下语速,像他们的妈妈一样,耐心看护、教育他们。”
二年级一班班主任徐静老师,今年42岁,从教23年。曾获历下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建设先进个人等称号,也曾拿过省优课和市优课。曾做了13年班主任,后到了学校管理岗位。如今,时隔10多年,再次当上了班主任,她直言“原来都是担任3-6年级班主任,没接过低年级,我一开始以为会不适应,开学一周,觉得还不错!”
初中语文老师教起小学语文
从教20年的刘海霞老师,如今是崇璟小学三年级一班班主任。她是济南市教学能手,曾两次获得市优课一等奖。她原本是初中的语文老师。因为老人身体不好,家又离学校太远,于是申请来到离家更近的崇璟小学,这样工作和照顾老人两不误。
刘海霞告诉记者,她从教之初有过两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历,之后18年一直教授初中语文。“现在一切都是从头开始,作为老师,一天不学习也教不好学生。”在她看来,以往的时候,老师教什么孩子学什么,现在孩子们见识太多了,不能老拿以往的经验教现在的孩子。“小学注重‘全’‘细’,要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老师一言一行至关重要。”刘海霞说,重新定位的她现在每一天都是重新开始,从头学起。
崇璟小学目前唯一的男教师满孝强,教授体育,他每个周的工作量是18节课,如果开起选修课,课时将达到20节。同时他还是学校的“后勤部长”,“我是学校里唯一的男老师,本身姐姐们年纪比我大,体力活不擅长,我得多承担点。”
燕柳小学的“复制版”更要创新
采访中,所有老师都说过一句话,燕柳小学的教育理念和和谐的工作氛围,让他们心向往之。最近几年,燕柳小学的发展有目共睹,可以说不仅是“大踏步”,更是“跑起来”。
教育部曾点名嘉奖燕柳小学,《“小主人”德育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成为面向全国推广的德育工作典型经验。燕柳小学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承担了3项国家级课题,其项目化学习实践经验被国家级媒体点赞。它还是山东省首批文明校园,市级荣誉也不胜枚举。
孙霞告诉记者,作为分校的崇璟小学会复制燕柳小学成功的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同时也会根据崇璟孩子的特点,进行创新。“如果说燕柳小学是培养面向未来、走向世界的新时代小主人,那么我们就是培养新时代的小公民。”孙霞说,燕柳小学的“新时代小主人”课程,基于七彩阳光的设计;崇璟小学,更侧重于打造“三原色”。
“我们所有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是骨干,也都是学校建设的管理者和参与者。”教导主任王丽娜告诉记者,老师们来自历下区不同学校,他们也带来了自己独特的做法,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燕柳小学在教研上有一个非常好的做法,叫‘抽课日’,我们目前是把抽课日与展示课相结合。”
政教主任孙琳告诉记者,班主任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上经验丰富,下一步将打造特色班级;在德育建设上,重点抓学生行为习惯规范的养成;在课后延时服务上,将沿袭燕柳小学做法,推出“三长课堂”,重点邀请学长和家长走进大讲堂,共同开阔学生视野。
初审编辑:苑文飒
责任编辑:张娜
9月16日,在济南市山东国际会展中心,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即将开幕。在这里不仅能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盛宴”,更有来自全世界的文化产品“共襄盛举”。芳香馥郁的阿塞拜疆葡萄酒、晶莹剔透的捷克水晶杯、流光溢彩的伊朗搪瓷工艺品……在“一带一路”展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