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文旅博览会|文旅融合,需要“好的空间载体”

2021-09-15 06:59:57 来源: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作者: 周学泽

  文旅融合是热点,文旅融合是多方式全方位融合。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文化旅游品牌,落实到一个地方,离不开“好的空间载体”。文化和旅游“由表及内”的有机融合,依赖一定的地域空间纵深;“由内及外”的形象塑造,也需要特定的地域空间来定义。因此,文旅深度融合,需要“空间载体”意识。

  文旅融合形成好的空间载体,需要精心谋划塑造。有的文旅融合景区,看似天赋资质和历史遗存很好,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不重谋划。泰山是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可谓典型的文旅融合“标本”。泰山作为文旅融合载体,离不开精心谋划塑造。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此前历经战乱,泰山很多地方成了秃山,郭沫若乘飞机掠过泰山时写下“都云青未了,我看赤无毛”的诗句。后来泰山打响了一场植树造林战,近万名林业工人、农民、机关干部、学校师生等开进深山,绿化造林。1961年,郭沫若再次造访泰山,被变化打动,写下“人工方峻极,绿化到山椒”的诗句。从“赤无毛”到“绿山椒”,这正是人工建设之功。

  同是塑造,各有千秋。寿光建的翡翠大白菜和沂源建的红苹果雕塑,特别“讨喜”,体现出本地农业种植特色。而有些地方一些项目有争议,如风景区建新标识,被认为是在景色中添加“异物”,破坏“纯天然”。

  因此,文旅融合,塑造“好的空间载体”,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文化”和“自然风景”的比例要尊重历史和现实。有一些景区,是文化遗产为主;有一些景区,是自然风景为主,人文风景占少部分;还有一些景区,自然风景和人文要素都不少。“文化”和“自然风景”的比例,要尊重历史和现实,绝不能乱搭乱建,不能让新建筑喧宾夺主。

  二是“文化”和“经济要素”要各归其位。文旅融合离不开经济要素,旅游休闲必然要“吃喝玩乐住行”,但文化设施和经济项目有各自的独立性,一些文化古迹,是不可复制的宝贵遗产,经济项目须让位于文化设施。

  三是在文旅融合中,“空间载体”和“周边环境”要相互协调。文旅融合“空间载体”总是置身于大的环境中,它和周边环境是“一体”的。有的地方建设古城,古城内部亭台水榭美如画,一出古城却另一个模样。现在很多地方提出“全域旅游”概念,注意全域环境建设,注意景点和周边环境的协调,这是大势所趋。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文旅产业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朝阳产业,从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凝聚精神力量。(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学泽 报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姜晖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