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老手艺 延续老味道

2021-12-13 10:26:02 来源: 济南日报 作者: 赵晓明

传承老手艺 延续老味道

  张正伦的制作台上,整齐摆放着十分漂亮的填有豆沙馅的酸蘸儿,它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梅花烙“。

传承老手艺 延续老味道

  去核用的工具是张正伦祖传了200余年的铜制工具,在取出核的同时,能更好地保护山楂外表的完整,减少破损。甩糖翅儿,做酸蘸儿。小买卖传承着老济南的味道。

  将山楂、芝麻、豆沙、糖稀等所有制作原材料按照独特比例做成一个材料包,方便更多人体验老味道。张正伦做的酸蘸儿很受欢迎。周末,慕名而来的大学生体验酸蘸儿的制作过程。糖稀制作的糖人同样受到小朋友的欢迎。

传承老手艺 延续老味道

  济南的冬天是温情的,走在百花洲畔的非遗文化街上,来一串正宗的老济南酸蘸儿,给冬日的温情增加了些许甜蜜,这甜蜜的滋味,让老济南们又回想到儿时,因为,这正是儿时的那个老味道呀。

  经营这份老味道的人叫张正伦,他是济南非遗老字号酸蘸儿的第四代传承人。张正伦说,“酸蘸儿”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名字,北京叫糖葫芦儿,天津叫糖墩儿,青岛、烟台等山东沿海地区叫糖球,等等,到了咱济南,称为“酸蘸儿”。张正伦打小就看着家人做酸蘸儿、卖酸蘸儿,成年后,他潜心做这门手艺20余年,在百花洲畔的非遗文化街,他的梅花烙酸蘸儿成为“网红”产品。瓜子仁、白芝麻像雪满枝头,白里透亮的冰糖,营造了一种冬天的感觉,秀色可餐的“老味道”颇受年轻人欢迎。

传承老手艺 延续老味道

  2018年,张正伦将酸蘸儿搬到了济南百花洲畔,借助地理优势,用泉水、冰糖、香油熬制的糖稀让酸蘸儿更加温润、甘甜。张正伦说,别看酸蘸儿是个小买卖,这里面的讲究可真不少,不仅用料严格,部分酸蘸儿的制作过程也较为复杂,比如“网红”梅花烙,从挑选山楂到清洗晾干,从熬制豆沙到去核填馅,从粘黏瓜子仁、白芝麻到穿串,从熬制冰糖、裹糖到甩糖翅儿,需要11道工序才能做成,每一道工序都延续了祖辈老手艺的精髓。张正伦的母亲也是他的师傅,她告诉记者,儿子的手艺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传承老手艺 延续老味道

  济南酸蘸儿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济南老字号,这项祖传手艺传承了200余年。张正伦说:“我们家祖传甩糖翅儿的技艺十分罕见,一般人甩不出来,甩糖翅儿的时候一定要手腕发力,力度角度都要恰到好处。甩糖翅儿是个技术活,得苦下功夫才能熟能生巧。”甩一锅的糖翅儿,张正伦端锅的手和胳膊又酸又麻。

传承老手艺 延续老味道

  作为非遗老字号的第四代传承人,张正伦坚守着这份手艺的同时,还挂念着手艺的持续传承。每逢周末,都会有大学生来此体验制作酸蘸儿。虽然只是体验,张正伦都会不遗余力悉心传授,希望能有耐得住寂寞、肯吃苦的年轻人投入其中,传承老手艺,延续老味道。

传承老手艺 延续老味道

传承老手艺 延续老味道

  (本报记者 赵晓明 摄影报道)

初审编辑:高娜

责任编辑:曹亮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