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质量加强小麦田间管理,多举措夯牢夏粮安全基石

2022-02-10 22:26:55 来源: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作者: 王健

  仓廪实,天下安。夏粮是每年收获的头一茬粮食,对全年粮食生产而言,夺取夏粮丰收是关键一仗。为此,济南市农技推广服务部门多举措夯牢夏粮安全基石,高质量抓早、抓实、抓细小麦田间管理。

  人勤春来早。在广袤的泉城济南大地上,目前随处可以看到农民抢抓冬小麦田间管理的身影。另一方面,广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充分发挥职能,不失时机走进田间地头实地查看苗情,全力为小麦苗情转化把脉支招。

  聚力科技创新驱动,推进“藏粮于技”

  受去年罕见秋汛影响,济南市小麦播期普遍比往年推迟10~30天,晚播麦面积占三分之二以上,冬前麦田弱苗、壮苗、旺苗、“一根针”“土里捂”等多种情况并存。针对今年是近几年来苗情最为复杂一年的实际情况,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专家深入小麦田生产一线,查看苗情现场支招。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科技创新驱动是关键。针对去年罕见秋汛造成冬小麦晚播面积大、苗情类型多、弱苗比例高等问题,着眼发挥农业科技保障作用,推动晚播小麦“促弱转壮”,为搭好小麦丰产丰收架子夯牢根基。

  编制技术指导方案。由济南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牵头,组织全市农技推广系统专家开展小麦苗情调查,准确掌握小麦苗情长势,加强小麦从苗期到收获期各环节前后衔接,分区域、分苗情、分环节制定发布一批技术指导方案。目前,积极印发《2022年全市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坚持一个“早”字,早发动、早下地、早管理;抓好一个“促”字,肥水早施,促苗情转化;强化一个“防”字,抓好重大病虫害防控。

  实施小麦生产技术培训。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聚焦晚播麦生产关键环节和主要技术问题,积极发挥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培训。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补助项目和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开展专项培训,实施培训种粮大户、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科技带头人,示范带动其他农户,整体上提升小麦生产经营主体壮苗技能水平。

  农作物品种是现代农业科技的“芯片”。近几年,济南市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商河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中心”。每年展示主要农作物品种1000多个,带动黄淮海区域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致力打造“北方种业之都”。重点推动种业“翻身仗”起好步,打通农业先进科技“最后一公里”瓶颈。

  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加快“藏粮于地”

  “针对当前麦田科学管理,各级农技推广专家前来现场支招送技术。”济阳区曲堤镇南街村种粮大户周玉光说,农技专家每年春季田管送服务已成为常态,有他们的保驾护航,加上种粮好政策,他对今年粮食丰收充满信心。

  筑牢粮食安全保障赋能农民增收基础,必须确保守住粮食生产面积底线。据了解,像周玉光这样,由于近几年国家种粮利好政策,通过规模化流转土地,发挥粮食适度规模种粮经营效益,目前在济南市还有很多。

  近年来,全市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粮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粮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粮食生产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例如:商河瑞泰家庭农场充分发挥机械化、智能化省时省力优势,组建无人机大队,日节水喷灌设施服务能力5000余亩,日机械化服务1000亩,综合服务能力20000亩次。

  不仅如此,全市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制定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通过逐级落实生产任务,用好用活用足耕地资源,千方百计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稳住粮食生产安全“基本盘”和“压舱石”作用,实现促进粮农持续增产增收增效。

  立足夯实减损增效,加强病虫草绿色防控

  据悉,今年全市麦田墒情普遍较好,田间湿度大,病虫草害发生几率增加。为此,市农技中心加大监测力度,科学研判病虫草害发生态势,及时发布预报警报,提前筹备药剂药械,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融合,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

  为进一步实现绿色发展和农药减量增效,推进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扶持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推行植保机械与农艺配套,大规模开展统防统治。推进绿色防控控制病虫危害,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预防控制病虫发生,减少防控次数。

  据了解,小麦返青期是春季化学除草有利时机,喷药前后3天内日平均气温在6℃以上,日最低温不能低于0℃,白天喷药时气温要高于10℃。返青至拔节期是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根茎部病害的侵染扩展高峰期。要抓住关键时期,科学组配对路杀虫、杀菌剂,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此外,注意以水调温,预防小麦早春冻害。通过加强小麦田间管理、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实现夏粮减损增效。

  为多举措推进夏粮生产安全,市农技中心发挥农技专家科技优势,锚定目标,铆足干劲,持续不断迸发乡村振兴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切实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基础,抢农时抓主动赢战夏粮生产“开门红”,为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新局面贡献农技力量。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健 通讯员 魏海刚 报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于琳琳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