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董昊骞 济南报道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制定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推进“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
那么,什么是抗原检测?能代替核酸检测吗? 3月13日,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杨国樑为市民解读这一新冠病毒检测新策略。
抗原检测现阶段不能替代核酸检测
据杨国樑介绍,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都属于检测新冠病毒的方法,其中一个是检测新冠病毒的核酸片段,另一个是检测病毒颗粒的碎片,即抗原抗体。
抗原检测是在试纸条上标记特定新冠抗体,可与新冠病毒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通过化学反应会在试纸上呈现特殊条带,这样便可以完成新冠病毒抗原的检测,抗原检测速度更快,操作也更便捷,大约15-20分钟即可得到初步的结果,但准确度相对较低。
而核酸检测更为复杂,需要通过扩增来完成,一般需要3-4个小时,但敏感性会更高。
“抗原检测如果检测出阳性一般可以确认感染,但是检测出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没有感染新冠病毒。”杨国樑说,抗原就像是病毒外面穿的“衣服”,核酸就是病毒里面的基因,抗原的检测是从抗体出发去测“衣服”,综合特异性之后,就可以让病毒显示出来;而核酸检测更为复杂,需要通过扩增来完成,因为有了扩增的环节,核酸检测的敏感性会更高。
疫情发生后,多国在公认核酸检测为新冠病毒检测“金标准”的同时,也推广了抗原检测。杨国樑明确表示,核酸检测依然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手段可以用于特定人群的筛查,有利于提高“早发现”能力,但不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
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杨国樑
抗原检测主要适用于三种人群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抗原检测主要适用于三种人群: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密接和次密接人员以及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接诊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时,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机构,应当首选进行核酸检测;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进行抗原检测。”杨国樑说,为保障质量安全、避免医患之间交叉感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抗原检测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样本采集、检测人员均应当经过生物安全培训和技术操作培训,并考核合格;具备生物安全柜等适宜的仪器设备,检测过程中做好医务人员防护;检测操作宜在相对独立且通风良好的空间内进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备实验室条件的,鼓励在实验室内进行检测操作;建立抗原检测阳性人员的报告、转运制度与工作流程。
针对抗原检测阳性人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立即向辖区疾控部门报告,由急救中心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南,将抗原阳性人员转运至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
针对抗原检测阴性人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予以对症治疗、嘱其居家观察,自就诊当日起连续5天每天进行一次抗原检测,避免社交活动,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抗原结果一直阴性、直至症状消失的,可不采取其他干预措施。抗原结果一旦阳性,阳性人员需立即向所在社区(村镇)报告,由社区(村镇)联系急救中心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南,将其转运至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阳性人员使用后的采样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装入密封袋一并转运至医疗机构作为医疗废物处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