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40年历史民族大街市场走红 每个摊位都有故事

2022-07-06 19:18:1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见习记者 汪雪然

  大众网·海报新闻 见习记者 汪雪然 济南报道

7月5日上午,民族大街市场里忙碌的商户和购物的居民。

  位于济南市市中区经八路的民族大街市集,建立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通过自媒体宣传,这处市集成了网红点,又走进了大众视野,越来越多市民尤其是年轻人对民族大街市集产生了好奇和兴趣。近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民族大街市集,走近在此经营多年的商贩,了解他们与民族大街市集的故事。

  不足10平的小面馆都是回头客,长清、章丘的都有

  “凉皮、面条、米线——”

  每天早上十点,在民族大街市集门口处,这个循环播放的吆喝声就开始了,李女士的小面馆开启了一天的忙碌。

  面馆的位置在市集门口,不足10平,店面干净整洁,客人一直络绎不绝。记者注意到,面馆门口支了三四张可折叠的简易小桌,周围摆放着老式马扎和塑料小凳。采访时,已有十几位客人坐下点餐了。

  “开了五年,比起里面一些老店来说,不久。”听到记者表明来意,老板李女士有些羞赧,扶了扶头上的帽子,“行,那就聊聊。”

  李女士说,面馆在五年前开业时,除了这家店铺,她在周围还有两家分店。但近几年因为环境变化,她关掉了其他两家分店,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民族大街集市这家店铺上了。

  “经常来的老顾客年纪都偏大了,大部分是逛完市集买好东西,坐下吃一碗。他们不用说,我就知道他们想点什么。”李女士说店里很多都是回头客,“也有附近工作的年轻人过来。我记得有个年轻人,曾经连续来了半个月,早饭晚饭都过来吃。”

  因为附近的医院和公司这两年内有过搬迁,很多顾客也随之搬走了,但这没有影响大家的饕餮之心,“我们建了一个微信群,顾客可以在那里下单,然后我们把生的粉面送过去。远到长清和章丘都有我们的顾客!”

  “对了,我还有个抖音号!”李女士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从口袋中掏出手机给记者看,“最近民族大街火了,不少人都在这上面找了过来。”

  每天10:00-16:00,面馆里大家忙得脚不沾地,李女士有时候还要负责外送。没聊多久,李女士又接到了外送单子,就急匆匆与记者告别了。

  大二退学来创业,糕点店成功转型成全羊馆

  民族大街上曾经有一家非常红火的传统糕点店。十几年前,逢年过节或邻里走动时,带上一盒他们家的手工糕点还是件很时髦的事情。如今,这家糕点店变成了全羊馆。店主人没变,依旧是1996年在大二退学选择创业的曹女士。

  曹女士很热情,给记者展示她当年做糕点时政府发放的写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匾。

  “我当年考的济南大学,上到大二,家里生意出了问题,交不起学费了。”曹女士很坦然,“也没有办法,出来自己创业做了传统糕点。”

  后来是什么原因让糕点店转型成了全羊馆?曹女士娓娓道来。

  “几年前济南市区规划,规划之后,工厂被挪走。很多民族大街上的店铺都受到了影响。我才意识到过度依赖工厂,风险是挺大的。”曹女士的语气云淡风轻,“现在我周围的店铺,都是这几年来的新老板,那时候很多店没熬过来。”

  “实话说现在全羊馆的生意更好,生意量是以前做糕点时的五倍不止。”她一边收银,一边回头跟记者说,“我们家羊肉从处理到销售,都在店里,客人看着也觉得干净卫生。而且现在大家喝羊汤的习惯也变了,没有以前那套‘夏天不宜喝羊汤’的说法了。”

  提起最近民族大街在社交媒体上变成了“网红市集”,曹女士似乎不太了解,但也看到了变化,“最近人好像确实变多了,年轻人多了?”她的语气也带着疑惑。平时忙前忙后的曹女士,没有过多精力去操心年轻人社交媒体上的各种信息。

  “波折挺多,但现在结果是好的。”曹女士总结自己,也在总结民族大街集市,“这条集市的故事,你要是深挖,那可太多了。”

  曹女士将记者送到门口,往深处指了指,“那里面的老店,是实打实开了几十年!”

7月5日上午,刘红夫妇在豆腐店门口与招牌合影。

  33年生活在市集,见证民族大街变迁

  民族大街的集市店铺,大都还保留着质朴的招牌。卖烧饼的就叫“烧饼店”,卖米面的就叫“粮食店”,偶尔有衣服杂货类店铺,在木板上写个歪歪扭扭的“百货”两字就随意搭在摊前。而刘氏夫妇带有名字的招牌“刘红豆腐店”,在市集众多千篇一律的招牌中格外显眼。

  “不是我的名儿,是我媳妇的,”刘大哥很不好意思,低头摆弄着摊上的豆腐块。

  记者在隔壁茶叶店的门口找到了招牌上写的刘红,她正在与茶叶店里的几位大姐聚在小桌前闲聊,面相和蔼。

  “我15岁就来这儿了,今年48岁。”刘红一句话就道出她的大部分人生轨迹,“33年,真快啊。”

  “我当时在这的时候,这里的顶上还有大棚遮着,在那住着。”刘红手一指斜对面,记者回头看去,也分辨不出来她指的是卖蓝莓的水果摊还是卖千层糕的面点铺。“前半段是露天的,没变样。”

  刘红每天的生活都很规律,三点多起床,五点开摊后,陆陆续续就有客人来了。七点算是正式开摊。

  “现在天热,一天能卖三百斤,算少的。九月份开学后就好了,每天能有(卖)五六百斤。”对于这些顾客,刘红回忆,“摊前来来往往的,基本都是老人,没多大变化。”

  刘红聊天的时候,刘大哥一直在默默忙碌,偶尔听到聊到他的时候,就看着刘红笑笑。“他原来是修车的,通过家里认识的,后来就干脆过来帮忙。”刘红有些不好意思,“我俩就挣点小钱,供孩子读书,有个事干,就够了。”

  时间过了正午热闹的时候,人群渐渐变少。各店铺也闲下来,吃饭聊天,很多人摇着蒲扇靠在椅子上睡着了。记者离开的时候,有老板还在努力吆喝着,试图再多卖一点。下午四五点钟,这里又会迎来下一波客人。迎来送往,在商贩眼中不过是民族大街集市普普通通的一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于琳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