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长清:“民营经济+首席服务”模式 激发民企发展新活力

2022-11-09 16:36: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石瑶 王珊珊

  “这次的百强评选让我们民营企业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让下游客户看到了企业的实力,下次评选我们有信心继续冲榜!”济南恒顺源物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树国说,冲榜的信心来自企业的“硬”实力,更来自长清区提供的“软环境”。

  “2022年济南民营企业100强”及7个产业十强系列榜单,济南恒顺源物资名列其中。同时入选的还有山东平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济南长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港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济南佳宝乳业有限公司5家长清区本土企业。

  彭树国所说的“软环境”,就是长清区创新的“民营经济+首席服务”模式。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这一模式精准击破民营经济难点、痛点、堵点,激发出民企澎湃动能,重点行业、产业支撑明显。

  政银企联手真金白银纾难解困

  “去年以来,下游企业回款慢、压款严重,企业资金压力非常大,靠我们自己去银行贷款又很难拿到最优惠的利率。当时多亏了我们企业的首席服务员吴士军‘送上门’的1000万融资贷款,真金白银的解决了我们企业的燃眉之急。”彭树国说。

  济南恒顺源物资并不是个例。为缓解民营企业资金压力,长清区与市融担集团长清中心、中国银行和齐鲁银行等10多家银行等联合作战,组成民营经济首席服务工作队。首席服务员们带着政策、带着资金,到国舜集团、奥图科技、中安汇鑫等150多家民营企业上门服务,为企业协调办理融资贷款6800万元,办理纾困贷款5200万元,缓解了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对于大企业来说,一笔大额融资贷款可能帮助企业解决原料购买、设备升级、科技研发等问题,对于小企业来说,一笔50万元的纾困贷款能让他们‘活下去’。”长清区工信局民营经济负责人、首席服务员吴士军说。

  资金的加持,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迈开了创新发展的步伐,呈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目前,长清区共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3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1家、省级瞪羚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0家,“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企业达233家。

  2022年前三季度,长清区民营市场主体增速8.1%,销售收入增速11%。

  强链建圈 优势产业显现强大韧性

  受大环境影响,今年以来,不少民营面临生产经营成本上升、订单不足等挑战。在恒顺源,记者看到的却是开足马力、热火朝天赶订单的热烈景象。

  今年年初,通过政府牵线搭桥,首席服务员“跑腿”对接,整合区内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数控加工等产业资源,形成了钢铁供应产业链,不仅加快了区内钢材及钢材加工配套融合,还大大降低了区内企业用钢成本。

  作为链主企业的恒顺源在区内钢材市场占有率达到了68%,极大弥补了外部市场带来的订单损失,贸易额稳中有增,今年预计集团总贸易额将超过18亿元。

  同样的链主企业天泽供应链,通过首席服务员上门送合作,成功嫁接长清大学城电商直播资源,星瑞传媒、嵩缔传媒等12家电商已与其达成合作意向,30多家消费品企业与天泽供应链成功对接。与单打独斗的企业相比,产业链条上的企业表现出的发展韧性更足。

  上半年,长清梳理出工业五大主导产业,全面推行“链长制”,发挥大企业链主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链不断延伸,促进企业间项目对接,打通内循环,提升价值链水平,重构起新形势下区内产业发展新的“四梁八柱”,建立更有韧性更为强大的产业基础。

  精准匹配人才与岗位双向奔赴

  “我们跨境电商产业园今年8月份开园,面临着大量外贸人才需求,经过工信局外贸科首席服务员的帮助,与齐鲁工大、女子学院等高校建立联系。现在已有不少来实习的学生,没想到我们能这么快在家门口招到合适的人才”济南西部跨境电商产业园负责人介绍。

  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依托济南长清大学城高校每年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产出,长清区建立了民营企业技术人才储备库和用工需求数据库,成立了大学城跨境创业联盟,实行人才“靶向推送”,推动人才技术优势与企业市场优势相结合,实现企业与人才的精准匹配。

  在上半年召开的长清区校地融合暨高端数控科研成果与技术人才对接会上,山水重工、国舜集团、恒顺源钢铁、力建数控等10多家数控企业与学校达成校企合作意向7个。10月28日,又组织山东省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等院校通过线上与相关企业对接学生就业问题和企业用工问题。

  与此同时,在大学城双创基地里,企业与高校强强联合成立实践实训基地,形成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单一课堂教学培养模式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开启产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通讯员 石瑶 王珊珊)

初审编辑:高娜

责任编辑:曹亮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