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4万流入人才”刷新纪录 为何“千里马”奔腾向济南?

2022-12-06 10:26:30 来源: 舜网 作者:

  济南市流入人才数量刷新纪录!济南市人社部门日前发布数据:今年1-9月,流入人才数量达25.44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2.85万。其中,新增人才11.78万、回流人才13.66万,全市人才总量突破257.63万,保持连年增长态势。

  9个月“流入人才25.44万”,数字惊人,超过济南过去10多年的年均常住人口增量。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其中明确“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人才引领驱动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发出了“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的动员令。

  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全国各地掀起新一轮“人才抢夺战”,奋力建设“强省会”的济南表现抢眼。梳理近年来济南人才工作的实践轨迹就会发现,济南一直把人才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强化人才自主培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力求让更多“千里马”在创新创业赛道上竞相奔腾。

  如今,济南城市吸引力指数位居全省首位,成功入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首选十大城市”。此次济南人才总量实现新的突破,是大量人才青睐济南的结果,更是求贤若渴的济南与人才实现“双向奔赴”的结果。

  庞大的数字 9个月流入人才量远超年均净增户籍人口

  9个月,25.44万流入人才,可谓数量庞大。理由有三:这是3个季度的人才流入数量,而非全年增量;这是人才增量,而非人口增量;这个数量远超年均净增户籍人口。

  济南市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止到2020年11月1日零时,济南市常住人口达到920.24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含原莱芜市数据)的811.25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08.99万人,增长13.44%,年均增长1.27%。十年间,济南常住人口年均增长10.899万人,而这一数字在全省城市中已经很可观。

  2022年9月,智联招聘、泽平宏观发布《2022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济南人才吸引力指数在全国排名再提升1个位次,印证了济南对人才的超强吸引力。

  与此同时,中共济南市委举行的“山东这十年·济南”主题新闻发布会公布的人口数据值得关注:济南在副省级以上城市中率先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年均净增户籍人口约10万人,实有人口突破1000万。

  目前,我国共有近20个千万人口城市(即市域常住总人口突破千万大关),其中包括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天津、武汉、郑州、杭州、临沂、青岛等。据此可以看出,济南成为北方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双万城市”——GDP超万亿元、人口规模超千万。

  人口是反映城市吸引力、活力和实力的重要指标。根据《济南市人口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0年)》,到2025年,济南常住人口总量预期在1000万人左右,2030年全市常住人口总量将达到1075万人左右。《济南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同时明确,到2025年,全市人才总量突破300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55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50万人。随着人口虹吸效应的持续增强,相信济南人才数量也会同城市人口总量一样,很快迎来新的突破。

求贤若渴的济南 人才政策不断升级,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

  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引用古语“求贤若渴”,强调要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

  今天的济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求人才。无论是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高标准推进起步区建设,还是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做好事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重要工作,都需要集聚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作用。

  近年来,济南人才政策不断升级,从人才落户、购房补贴、配套保障等方面,不遗余力激励更多人才来济创业就业。比如,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率先提供人才、居住、就业等6类落户途径,全面放开落户限制。主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落实国家12条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等。

  这些政策福利带来的最直观感受就是,济南的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形成了广聚人才的优良沃土。在这里,齐鲁科学城加快规划建设,山东产研院、超算中心、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山东大学等四大创新圈联动创新格局加速形成,累计建成院士工作站118家、专家工作站124家。目前,全市省级以上博士后科研平台达159个,居全省首位;留学人员创业孵化载体规模持续扩大,累计孵化企业450多家,转化高新项目2000余个,申请专利1630项。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优秀企业纷至沓来,这些都为各方英才在济南更好地成就梦想提供了广阔空间。

  今年以来,济南更是频频向人才发力,出台了高含金量的济南人才新政“双30条”,在招揽高层次人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等方面重点提升和丰富创新。政策落地如何?一个数据很有说服力:高层次人才生活和租房补贴、博士后留济补贴等7项补贴实现常态化申报审核,前三季度累计发放各类人才待遇补贴1.79亿元。

  “人才”,一直是济南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关键词。济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六个现代化强省会”的奋斗目标,其中包括“加快建设创新涌动、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强省会”,今后五年将把济南建设“成为区域性创新高地和人才集聚高地”。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把“着力构筑人才高地”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其中明确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创建示范样板,积极推进济南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建立更加开放便利的海外人才引进和服务管理机制,多途径破解人才住房难题,完善医疗、子女教育等配套政策,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备受关注的年轻人 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以城之名抛出“橄榄枝”

  几个月前的“青春在济南 共赢新发展”2022届济南大学生毕业典礼,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这是济南连续第二年以“最高规格”为大学生们举办的“集体毕业典礼”。以一座城市的名义,济南真诚邀请更多年轻人与城市共同成长,释放出重视年轻人才、希望留住年轻人才的强烈信号。

  当前,济南正积极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着力打造“才聚泉城”引才品牌,加强对毕业大学生等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在制定政策时,不仅有真金白银的资金扶持,也有来自创业孵化、服务平台的帮扶,涵盖了创业前、创业中、创业后的全过程。

  比如,围绕不同类型青年特点制定针对性政策,形成了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青年住房安居体系。根据济南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济南将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0.5万套,占同期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30%。根据《济南市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实施细则(试行)》,在建设标准及供应对象方面,保障性租赁住房应当重点保障符合申请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以建筑面积在7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为主,占比不得低于80%。

  根据日前印发的《济南市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40条)》,济南还通过发放一次性奖补、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等,鼓励企业创造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通过落实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发放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场所租赁补贴、创业孵化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助力高校毕业生创业。

  济南将优秀青年人才作为赢得未来的重要战略力量。今年以来,先后组织了“才聚泉城”名校行、省会经济圈云端引才、海外留学人员专场等引才活动,大力引进高层次青年人才。前三季度,青年人才成为流入人才的“主流”,45岁以下人才达22.3万,占流入人才总量的87.6%。在流入人才中,全日制专科以上学历型人才达19.04万,占流入人才总量的74.8%。

  独具魅力的优势 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争一流,加速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

  前不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颜宁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辞职回国创业,一时成为舆论焦点。颜宁的“归去来兮”,是我国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一个剪影。进入新时代,我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发力,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人才资源总量十年来增长了1亿人。

  在此大背景下,济南成为人才吸引力迅速增强的典型代表城市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过去十年济南增加的109万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以上人口增加了72万多,约七成都是高等教育人才。

  济南凭什么吸引人才?人才最有发言权——

  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曹平,毕业后直接来到济南,加盟齐鲁制药。“济水之南,小桥流水风韵,在这里绝不会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多年来,曹平深刻感受到济南发展日新月异,更被这座城市爱才惜才的氛围所感动——住有人才安居房,行有量身定制的人才交通卡……

  济南人翟兆国走过很多城市,但最终还是选择回到济南,组建同方德诚(山东)科技股份公司。身为公司董事长的他认为,是济南持续优化升级的营商环境,助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公司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成为济南市“瞪羚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全国节能环保创新企业……

  四海人才,近悦远来。城市吸引力的提升,与济南在全国较早放开落户限制有关,更与国家战略下济南积聚的综合优势密不可分。今天的济南,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0万、经济总量超过1.1万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重大战略交汇叠加、动能转换全面起势、产业体系日趋完备、科创要素加快集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鲜明提出了“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争一流,加速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新局面”,赶超跨越的雄心壮志显露无遗。可以说,济南在国家和山东省内的重要地位日益明确。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一座城市和人才的最好关系,就是共同成长、相互成就。随着济南实现雄心壮志的步伐加速,这座城市正在拥有更强劲的“人才动能”。期待更多济南与人才“双向奔赴”的佳话精彩上演。(济南报业时政融媒工作室记者 范俐鑫 统筹 林江丽)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于琳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