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任春萌
责任编辑:张娜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任春萌 济南报道
当前,起步区已累计启动27公里综合管廊建设,其中进展较快的萃清路综合管廊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各类管线正在陆续接入。那么,综合管廊究竟长啥样,又与传统地下管线有何不同?记者走进综合管廊内部展开实地探访。
萃清路综合管廊北起会展北路,南至中心大街,管廊全长1336米。从管廊入口借助直梯向下,约10米便到达综合管廊内部。进出管廊虽需借助直梯爬上爬下,但其内部空间却格外宽敞,在灯光的照射下,原本幽暗的地下空间也变得明亮起来。置身混凝土浇筑形成的长方体空间内,人完全可站立行走,宽度上则可容纳3到4人并排通行。
据介绍,此处综合管廊为萃清路综合管廊的综合舱,其内部高度超过3米,最宽处可达4米,主要接入给水、中水、热力及通信管线。该道路综合管廊另建有尺寸较小的电力舱,入廊管线为10千伏及110千伏电力电缆。
“采用分舱设计,不同类型的管道互不干涉,以后无论哪种管线出现问题,工作人员都可以快速进入管廊,锁定问题并解决。”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彭志铠说。
地下施工条件更为复杂,同时综合管廊尺寸较大也为项目建设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和施工难度。彭志铠介绍,为保证安全施工、高质量建设,该项目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采用了红外激光测距仪进行基坑支护钢板桩位移监测,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基坑位移情况;为有效控制预埋件施工速度与精度,采用了自制定位卡具进行预埋钢板安装施工,一次加工可反复循环使用,大大节约了项目建设成本。在一系列先进施工工艺保障下,萃清路综合管廊钢筋保护层合格率达到100%,混凝土外观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在萃清路综合管廊综合舱内,记者注意到,一条直径约1米的中水处理管道已架设完成。两侧墙壁上每间隔约1米设有卡槽,据了解,这是为接下来进入管廊的通信等管线所准备的预留。同时,管廊内部还将逐步配齐自用强、弱电,未来建成后,该管廊不仅更加方便检修,也将接入智能监控系统。
“通信、电力等管线进入综合管廊将有效消除城市上空的‘蜘蛛网’及地面上竖起的电线杆,有效改善城市环境。同时,管廊内部则成为地下施工项目的建设空间,随着城市发展,未来再接入其他管线也不需要再次开挖道路,能够有效消除‘马路拉链’现象。”起步区建设管理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起步区未来应用场景,在建综合管廊内均预留了大量接口设施,如需建设真空垃圾、直饮水系统便可直接在管廊内安装。
《中共济南市委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提出,起步区要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全面建设畅达城市,充分有效利用地下空间,统筹地铁、地下道路、综合管廊等的功能布局和综合开发利用。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不同于地面之上的建设开发,难以轻易重建。为此,起步区结合用地规划、区域功能结构、用地功能布局、建筑密度分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管线需求密集区域等因素综合考虑,划分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重点建设区四类区域,按照“组团独立、层次分明、疏密有致”的特点打造“以干线管廊为骨架,支线管廊为支撑,缆线管廊为补充”的管廊体系。
目前,已确定供水(含市政给水、再生水)、电力、通信、供热四大类纳入综合管廊,同时建设安全防灾等配套附属设施,并预留真空垃圾收集管道及直饮水管道的管位。
当前,起步区累计开工的27公里综合管廊建设项目主要集中于大桥、崔寨两个组团,其中大桥组团已启动北边界路、横一路、纵一路、原S101改扩建等综合管廊施工,全长约14公里;崔寨组团已启动萃清路、横二路、会展中路、水厂南路等综合管廊施工,全长约13公里。
据介绍,综合管廊是一种现代化、科学化、集约化、智能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功能的“生命线”。根据相关规划,起步区将优先考虑适宜建设区域规划综合管廊,干支管廊总规划规模为162.8公里。项目建成后将补齐起步区市政基础设施短板,有效地加强各组团的联系,促进地下空间的开发,节约城市建设用地,提升土地价值。
初审编辑:任春萌
责任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