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滨:高质量打造首届“鲁渝协作班”

2023-02-01 14:13: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颖男

名师工作室授牌

董海滨给青年教师作专题讲座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颖男 济南报道

  董海滨是济南外国语学校有35年教龄的高中化学正高级教师,今年已经57岁,是山东省教学能手、济南市高中化学学科带头人。作为一名有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到教育薄弱地区支教是他一直的教育梦想。2022年8月26日,当学校领导找他谈话,决定让他赴重庆市武隆中学支教时,他因为身体原因有了一丝犹豫。但考虑到这次组团式教育协作意义非凡,要在武隆中学成立首届“鲁渝协作班”,这是济南市委和武隆区委高度重视教育协作深化推进的一种新形式,他就决定自己想办法克服身体困难,8月30日便抵达重庆武隆。

  教研引领,全力打造“鲁渝协作班”

  董海滨在武隆中学协助张纪余副校长负责“鲁渝协作班”管理和高一年级教育教学督导工作。

  为高质量打造首届高一“鲁渝协作班”,他提出以教研为引领,打造两支团队。一是“鲁渝协作济南师资团队”。团队共6人,来自5所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学规范存在一定的差异。他带领大家组成教师深练内功。坚持周例会制度,每周一上午第4、5节课召开例会,共同学习新教育理论,提升教学理念,研讨课堂教学,打造代表济南教学水平的教师团队。二是鲁渝协作班全体任课教师团队。协作班教师4位来自济南,5位为武隆中学配备。为了形成教育合力,他制定了鲁渝协作班任课教师联席会制度和导师制度,任课教师在班级教育教学上全员参与、全程管理。

  班级初建,他和大家研究制定了班级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有担当、讲政治;有温度、强协作;有品质,出实效”的工作原则,明确了三个管理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差异的管理理念;面对长远未来,坚持宽严相济的教育理念;面向素养提升,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创新实施双班主任制,由武隆中学和济南团队各一人共同管理;实行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导师负责制,每位导师负责6-8名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情况,负责学生思想、学习、心理、成长、人生规划等方面个性化的指导工作;与济南市教育局协调,对家庭困难学生发放资助金;带领团队牺牲国庆假期和周末,对学生进行家访;与济南企业协调为协作班学生捐助了班服。

  经过努力,鲁渝协作班已经成为武隆中学高一年级领头班级,获“军训一等奖第3名”“严格管理月一等奖第1名”“12.9合唱比赛一等奖第1名”等集体荣誉。在问卷调查“协作班认可程度”一项中,很自豪、非常认同的同学满意度为100%。

  发挥专长,扩大教育协作效益

  为了解学情和教情,董海滨坚持每天早上、白天、晚上三个时段进行巡视课堂工作,周末仍坚持督导学生延时学习。坚持听课,累计听课已超过了100节,并且对每节课都进行了点评交流。董海滨积极参与《武隆中学关于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系列举措》中关于预习、课堂、作业、自习管理等制度的制定,有效指导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董海滨积极参与学科深度教研,指导集体备课,组织开展研讨课等活动20余次,扎扎实实地将教研落到实处。11月22日在武隆中学建立了“董海滨名师工作室”,他统筹规划,更加精准、快速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12月1日为中青年教师做了《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高效课堂》的专题讲座。

  为拓展协作效益,董海滨积极参与武隆区的学科教研活动。济南团队打造的“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学习任务为驱动,教、学、评一体化”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区教研员的充分肯定。团队王东宽老师于10月20日到长坝高中进行生物示范课展示,董海滨主任受区教育学会邀请担任评课专家并就新课标如何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作交流发言。

  董海滨努力扎实的工作,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和武隆中学、武隆区教委及济南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10月26日山东省协作重庆工作组安排山东省电视台到校来采访,11月2日区教委对家访工作在微信公众号进行发布,11月10日区融媒体中心来学校进行采访,并在武隆区电视台《教育之窗栏目第五期》播出。

初审编辑:范明昱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