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焦虑抑郁门诊的三成多是学生 初二和高一年级,家长要警惕孩子的求助信号

2023-02-05 10:27:57 来源: 济南时报 作者: 苏珊

  在2月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胡某宇事件”真相大白,在事件背后,不少人也开始深思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如何才能让孩子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焦虑抑郁门诊接诊的患者中1/3是学生,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从去年3月至今已接诊1000余名孩子住院,低龄化、发病率增长明显。对此心理专家表示,不同时代特征带给孩子心理的冲击,需要引起家长、社会的重视,要注意察觉孩子发出的求助信号,防患于未然。

  发病率逐年上升 初二、高一易出现心理问题

  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病房中,青青(化名)稚嫩的脸上写满了青春,但木讷的眼神和手臂上一道道的划痕却显示了她和其他孩子的不同。她今年只有13岁,但抑郁病史却已有5年,是个十足的“老病号”。青青是家中的独生女,早在2018年,因转学、学习压力大以及父母吵架等问题,仅仅8岁的她就开始感到焦虑,抓头发,用手指抠自己,用小刀划伤自己的手臂。但当时青青的这些反常举动并没有引起家人的重视,一直没有治疗。

  今年春节前,因一直在家上网课感到学习压力大,青青渐渐开始变得不愿学习、时常烦躁,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并感觉浑身无力,头晕头疼,心情低落,有自杀想法,但无自杀行为,“对未来感到绝望,不想活了”,有时还可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严重时会大喊大叫,砸东西来发泄情绪,烦躁情绪也无法得到缓解。于是,她主动要求母亲带她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

  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的青少年儿童病房和心理病房中,住着很多像青青这样患有抑郁症的孩子。据了解,近几年,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儿童青少年心理精神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据我省最新流调显示,12-16岁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97%,6-11岁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1.08%,与多年前相比有明显上升,且在这些孩子中有多种行为问题共存的占41.11%。从年龄段上区分,学龄前及小学儿童问题主要为孤独症、抽动症,初中高中孩子以抑郁症、焦虑症为主。

  其实,在胡某宇同学身上能看到这些患抑郁症孩子的影子。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三科副主任杨楹介绍,像胡某宇是高一学生一样,在该院就诊住院的孩子中,初二和高一两个年级段的孩子比较多,在这两个年级孩子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家长和学校要特别注意。

  分析原因,杨楹表示,初一和小学相比学习难度、压力跳跃不大,但到了初二各种科目增加,学习压力、氛围和小学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导致孩子不适应。更重要的是,十三四岁是孩子开始发育的年纪,月经初潮,激素分泌非常不稳定,尤其是女孩子,情绪容易波动。所以在业内和学生中,有“危险的14岁”之说,孩子又将其戏称为“中二病”。

  高一则是因为孩子直面高考压力,周围环境改变引起。“高一是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孩子的自我意识、性意识增强,难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而且到了高中,班级是重新组织的,孩子来自四面八方不同学校,他们从熟悉到陌生的环境,不能及时适应,甚至还有些孩子是住校。如果老师和家长不能及时发现孩子的不适应、心理的变化,就很容易出问题。我们病房里,高一的孩子非常多。”杨楹说。

  孩子出现这两种情况 家长及时察觉求助信号

  出现心理问题孩子的“速写画像”,主要有两种表现类型。一种是正性情感降低,持续低沉,一点能量都没有。“几天前,我们就接诊了一个12岁的小女孩,感觉整个人一点精神都没有,说自己活够了。”杨楹说,这类孩子一般是之前比较内向、懂事、听话的孩子,他们一直在塑造别人眼中的自我形象,是假性个体。越是这种听话、懂事的孩子,看着幸福,其实越要警惕,他们不能活成自我,成了家长期望中的“工具人”,不能将负面情绪及时表达出来,积压成疾,让他们觉得生活空虚,无意义感,活着像死了一样。像胡某宇,就是这种类型。

  还有一类孩子是负性情绪增强,他们变得容易愤怒、生气、抱怨、冲动,控制不住自己,情绪像过山车一样,多次幻想自杀场面,不知为啥就吞药了、跳楼了。这些孩子从小就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的问题,心理没有弹性,需要即刻满足。“像前一类型的孩子,自伤、自杀有计划性,但这种类型的孩子行为冲动,没有计划性就更可怕。”

  作为一名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杨楹坦言,她经常听着孩子们向她吐露心事,自己不知不觉就哭了,甚至觉得“孩子们的自伤行为都是对的,他们的精神世界真的生不如死。”这是从普通人的身份,人对人之间的“同情”,但从儿童心理学专家的角度,她不得不呼吁家庭、学校、社会重新认识孩子,改变教育方式,从而丰沃他们成长的土壤。

  “家长对孩子成长路线的规划、生活的各种限制,让懂得更多、思想极大丰富的现代孩子,生活中没有成就感、价值感,他们很多说自己的生活就像行尸走肉。”杨楹表示,千锤百炼始成钢,百折不挠方成才。如果家长一直把孩子呵护得太过,当遇到像住校到陌生环境中等问题时,孩子反而不知如何面对。

  此外在“胡某宇事件”中,胡某宇在轻生前其实曾向家人发出过求助信号,如果家人能及时接收到孩子的求助信号,也能避免悲剧的发生。“从新闻报道中看到,胡某宇之前是一个学习成绩还不错,别人口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所以当他到了新环境不适应,出现学习困难,将自己的苦闷告诉妈妈时,可能妈妈还沉浸在孩子之前听话懂事的印象里,没能及时‘接住’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所以家长也要及时调试自己,与孩子有效沟通、有效陪伴,倾听他们不愉快的情绪。”

  数字时代带给孩子更多冲击 要及时改变教育模式

  从学校和社会角度讲,要看清不同时代给孩子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从而及时改变教育方式。杨楹表示,抑郁只是一个点,孩子只是一个承载者,它是亲子关系、社会环境改变的反映。小树长得好不好,与土壤质量有很大关系。

  她谈到,在接诊中,由于数字时代的到来,信息大爆炸、电子产品普及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新的挑战、特点。有的孩子出现了时间感知障碍,虚拟感很强,现实感很弱,分不清现实和梦境。他们总说,做梦发生的事好像白天发生过,白天正经历的好像和在做梦一样。这可能与手机过度使用,不太交朋友有关。生活节律的紊乱从生物学角度可能导致他们出现精神心理问题。而且现在社交媒体“滤镜”很重,与现实生活割裂很严重。

  除了亲子关系,朋友、学生之间的同伴关系对孩子也很重要。但要发现,与之前的孩子比较单纯不同,由于接触信息量大、接触信息不同,现代的孩子更趋发育个性化、个体化,喜好、爱好更易不同,让他们之间很难融入,没有安全感,很孤独,每个人都成了一座“孤岛”。“很多孩子给我说,他们有朋友,但没有能倾诉的真心朋友。大量信息让孩子变得早熟,孩子间的‘宫心计’提前到来。而且现在还有个词儿,叫‘人均社恐’,由于宅家时间、看手机时间更多,促成社恐增多。所以我们的社会、学校需要应时及时改变教育模式,让孩子更积极健康地成长。”杨楹说。

  长久情绪低落、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不愿和人交流,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减退,常伴有睡眠障碍和躯体不适等,甚至自伤、自杀都是孩子得了抑郁症的表现。医生常常会接诊在胳膊上用小刀划了一道道划痕的孩子,有一个孩子说:“看到自己胳膊在流血,就有一种快感、释放感,一点没感觉疼。”这种自伤行为在有抑郁症的孩子中占到了50%以上,女孩更易自伤,男孩则更决绝,容易出现自杀行为。

  如何才能让孩子远离抑郁症?对此杨楹表示,孩子受发育程度的影响,认知概括总结能力要低于大人,所以孩子出现负性情绪时,无法用充分语言表达出来。成人可以找朋友聊一聊,排解负性情绪,但孩子这些途径有限,无法很好表达。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往往会表现在情绪、行为方面,家长要留意观察孩子的变化,比如孩子唉声叹气、心烦,学习效率下降,难以保持集中,睡眠减少,吃饭没胃口,还有的孩子有异常行为,如暴躁冲动、自伤行为。此外,家长还要关心孩子在人际交往上是否有困难,和同学朋友接触是否减少了,如果有异常就是提醒我们孩子可能心理有问题了。如果这些问题影响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就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的评估和治疗。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苏珊)

  原标题:看焦虑抑郁门诊的三成多是学生 初二和高一年级,家长要警惕孩子的求助信号

初审编辑:张帆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