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婉莹
为深入了解济南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近日国家统计局济南调查队对全市5个区县、28个行政村和364户村民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济南市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率达到100%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得到有效治理。“村居收集、街道转运、市(区县)运输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进一步巩固,90%的涉农街镇驻地已实现机械化保洁,以生活垃圾为主要成分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率达到100%。
农村生活污水步入科学治理。充分发挥各级河长作用,已实现河道监管常态化,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底全市完成308个村的污水处理任务,有效解决部分乡镇污水处理难题。
畜禽粪污收运体系初步建成。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努力构建畜禽养殖废弃物收储运体系,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处理利用率达到89.3%,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1%,废旧农膜综合回收率达90%。
农村“厕所革命”扎实推进。截至2022年底新完成3113户农村户厕改造任务,新增生活污水治理村851个。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工作,针对摸排出的问题,实行立行立改,分类整改,努力补齐短板,改善村民生活环境。
建议“软硬兼顾”全力突破瓶颈
农村环境整治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立足长远,科学谋划。针对如何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如何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调查队给出了以下建议。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农村主要污染问题、主要污染源,下大力气优先整治。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各村经济发展水平和规划建设等实际,合理确定整治任务目标,杜绝一刀切,要分步分类实施,做到逐步提升、逐年完善。
发展现代农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还是农业,没有农业产业的兴旺,就无法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形成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当前,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建议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和循环利用,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农业节水行动,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推进轮作休耕,加快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和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全力突破瓶颈。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加强基础设施、产业支撑、公共服务、环境风貌建设,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以空间创新带动产业优化、链条延伸的“田园综合体”,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全过程,在实现“三产”融合推进的同时,积极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
营造良好氛围。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需“软硬兼顾”,良好的社会氛围是提升“软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的重要保障。一是通过环境整治相关工作的逐步开展,进一步激发村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有效引导群众珍惜环境整治成果,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与村民自治。二是积极组织开展农村美丽庭院评选等活动,增强村民保护人居环境的荣誉感。三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推广各地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济南日报 记者:刘彪 通讯员:李静)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婉莹
3月27日,被誉为泉城“后花园”的南部山区,万亩桃花竞相绽放,如锦似霞。放眼望去,连绵桃花蔓延开来,高低起伏,形成醉人粉红色的花海。[详细]
3月27日,天气晴朗,春风和煦。在济南大明湖景区,天蓝水碧,花团锦簇,垂柳倒映在水中,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踏青游园。[详细]
为深入了解济南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近日国家统计局济南调查队对全市5个区县、28个行政村和364户村民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济南市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详细]
3月27日,在济南龙鼎大道南首东侧,一大片丛生福禄考花海分外吸睛,红的粉的小花为大地铺上了一块块色彩斑斓的花毯,吸引了不少市民特来此拍照打卡,留下最美瞬间。[详细]
云雾蒸润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