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苑文飒
责任编辑:张帆
(视频:大众网记者 李鸿如 摄)
大众网记者 冯璇 济南报道
芒种时节,梅黄麦熟,举目皆青。6月6日,大众网记者走进位于历城区彩石街道的东泉村,只见群山映衬间,古桥下水波潺潺,石板路在阳光下泛起光斑,社区服务中心人来人往,崭新的柏油马路一尘不染……
作为全国文明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近年来,东泉村积极探索乡村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立足于乡村振兴,以“古村文化”为脉,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造了特色产业集群。放眼未来,一幅“家乡美、产业兴、群众富”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百年古村焕发蓬勃生机
站在东泉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东泉村村委委员高甜甜心中满是感慨,自毕业回到东泉村工作,几年间,她亲眼见证了家乡的“巨变”。
“从前村里全都是土路,车辆经过时扬尘不断,2020年,东泉村全面完成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实现石板路、柏油马路的全覆盖。”高甜甜告诉记者,近年来,东泉村在齐鲁样本村打造等项目上投资4200余万元,建设完成河道整治、空气源热力泵取暖、村内道路硬化、村民服务中心等多个项目,并实现半坡屋顶改造105户,断桥铝门窗更换98户……昔日的“古村”已绽放“新颜”。
东泉村的小米、蜜薯远近闻名,但传统的种植模式收益低,为此,东泉村党支部借助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项目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运作模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解决村民的收购加工难题。“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基础上,结合彩石街道‘乡村赋能’小程序,村民的农产品产销也实现了‘数字转型’。”高甜甜说。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 特色民宿点亮“诗和远方”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
沿着石板铺成的小巷在古村中行走,一座座石墙黛顶的别墅,隐身于石巷两侧,静谧而清幽。2018年,东泉村村集体收回闲置宅基地37套,联合山东文旅集团,围绕“聚”文化,打造20间特色民宿“山乡后院”,坐落于山环泉绕间,民宿已成为附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山乡后院有软光里、秘林之境、一池墅、叠叠堡等6套不同主题风格的民宿院落,共20间房,有餐厅、酒吧、咖啡厅、艺术空间等设施。”高甜甜介绍道,此外,东泉村与济南中和万悦健康服务有限公司“牵手合作”,建设了以温室采摘、钓鱼等康养项目为主的蔬菜大棚。在“城市周边游”分外火爆的当下,节假日、毕业季的东泉村,民宿供不应求,游客络绎不绝。
抢抓产业升级的机遇,2023年,东泉村依托企业,整合资源,着力打造5000平方米的农耕体验园,富有“古村”特色的产业集群正在党建引领下“抱团”发展,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的特色振兴路。
创新网格化治理新模式 幸福院托起村民“幸福愿望”
正午时分,村民高臣鲁和往常一样,推开了幸福院的大门,幸福院里热闹依旧,老人们话着家常,期待着今日的午餐。这是东泉村幸福院每周为村里8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午餐的第四年。2019年,东泉村幸福院正式启动,四年间,幸福院为老人们提供了设施完善的标准间,每周二、周五免费供应午餐,此外,还有免费理发、心理咨询等服务。“老人们从前一年到头见不到一面,现在每周都可以在一起唠家常。”谈起幸福院,高臣鲁止不住地赞叹。
“老有所养”即将实现,但村民的“幸福感”,不仅仅来源于“幸福院”。
据悉,为推动现代治理与传统治理资源相结合,东泉村党支部探索出了“一核四元”党建工作模式,不断创新网格化治理新模式,以智慧网格为依托,实施党员包户措施,确保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村里青年在外打工的较多,老人们遇到任何问题都习惯先找党员代表和网格员。”高甜甜说。
作为拥有700多年历史的“济南十大古村落”,东泉村以古村文化链接现代治理机制,着力在“实”下功夫,在“新”上做文章。以民宿引领三产融合特色产业“新发展”,以创新网格化治理模式突破基层治理“新格局”,村民的“安全感”“幸福感”稳步提升。山涧旁,古桥下,东泉村正在奏响独特的乡村高质量发展奏鸣曲。
初审编辑:苑文飒
责任编辑:张帆
以城市之名,济南要举办“海右人才节”。海右,诗圣杜甫给济南留下了一句贴切的广告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名士,当然是人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