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成势,泉城澎湃创新动能

2023-07-25 22:24:52 来源: 光明网 作者: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光明日报记者崔兴毅姚昆赵秋丽

353.45公斤!

302.6公斤!

165.1公斤!

这是“齐黄34”在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创造的全国夏大豆、盐碱地、大豆玉米间作高产纪录。

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对此赞不绝口:“试验和实践证明,‘齐黄34’耐荫性、耐盐性表现突出,适合带状复合种植及盐碱地种植。”

谁能想到,这些单产纪录的诞生地曾是“寸草不生”的盐碱荒滩!“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句黄河三角洲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谚语,道出了彼时盐碱地上农民的生存之艰。

对于“齐黄34”的重要性,山东泰安东平县村民王绍金体会颇深。“去年亩产500多斤,今年看样子也是个丰收年。”他告诉记者,“前些年,夏播大豆的产量也就300来斤,这还得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如今,盐碱地里有如此高产的大豆品种,我们种植户怎么能不激动呢?”

向盐碱地要粮,中国豆安上了“耐盐芯”!

“齐黄34”,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培育的大豆新品种,已覆盖黄淮海、江淮、西北、西南、华南等大豆产区,年推广面积超过400万亩,是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

“济麦44”,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近年来选育的绿色强筋小麦新品种,具有强筋、高产、广适、抗病、抗逆等优点,在2022年山东省小麦高产竞赛实打测产中平均亩产801.72公斤,刷新全国超强筋小麦单产纪录。

“济麦22”,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亿亩、连续9年全国第一,是全国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大家平时吃的馒头里,每两个就有一个是用‘济麦22’做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所长刘成说。

…………

这是“种子芯片”的力量。丰产的背后,是泉城澎湃的创新动能。

瞧,济南黄河岸边,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一座成立2年多的新城,雏形初显,正起步成势!

搭建起步区首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研发核安全监测系列产品并产生订单……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数十年建设运行大科学装置产生的创新性成果,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核研院”)面向分子影像与放射性药物、精密无损检测、核辐射安全监测等3大方面展开技术研发。

“我们已经形成了‘新一代便携式伽马相机’、‘通道式伽马成像仪’、‘埋地式中子探测器’、国内首套‘车载成像式辐射应急监测系统’等核安全监测系列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了核安保与核应急对于移动监测的需求。”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魏存峰说。

目前,像核研院这样落地济南的“中科系”科研院所已达13个。“中科系”科研院所的创新辐射带动能力显现,引进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高层次人才团队,集聚科研人才2000余人,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数据可见,科技创新的集群效应正在显现——2022年,济南起步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较前一年度增长6倍,高价值发明专利同比增长114.3%。

依托大院大所,济南以科技创新“底色”谋高质量发展“成色”,一批科技创新项目正结出累累硕果。

IGBT(编者注:一种能源变换与传输的核心器件)模块从左侧上料门进入传输轨道后静止,中空轮台旋转一周进行检测,检测后的IGBT从右侧下料门出去,整个检测过程仅需要一分钟……在核研院实验室内,操作人员正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对这台IGBT缺陷X射线三维检测设备进行调试。

IGBT被称为电力电子装置的“心脏”。魏存峰告诉记者,这台设备用于IGBT模块焊接层气孔缺陷X射线三维检测,与超声检测相比,具有检测速度快、精度高、图像直观、无须浸泡、使用方便等优点。“这款产品能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首台设备近期已经投用,正根据客户反馈对产品进行升级和优化。”

从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到黄河边青山绿水间的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从新产品出炉到新技术涌现、新生产线上线,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正强劲支撑着济南新的增长极。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25日0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云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