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城与校双向奔赴

2023-12-01 14:34: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帅

  大众网记者 刘帅 济南报道

  最近,济南召开了一场很有意义的会议——驻济省属高校座谈会。会上,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等市领导与30余位驻济高校负责人面对面地展开了一场深入交谈,倾听发展良计、共商合作发展。

  在这场城市与高校的交流会上,用一个词来形容济南与高校的关系再合适不过,那就是“双向奔赴”。

  济南,可以为大学做什么?

  高校是人才培养主阵地、科学研究生力军、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一座城市对大学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对未来的态度。

  去年8月12日和今年9月2日,济南市委书记、市长两次登门拜访山东大学,倾听高校发展需求,推动校地双方在更广领域深化战略合作。

  从书记市长带队“登门拜访”山大的行动中,可以看到,济南主动服务高校、保障高校发展的满满诚意。

  在政策层面,《关于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和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政策(试行)》,首次为项目化支持驻济高校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关于推进新时代济南高等教育及科研机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七大项共20条意见及“一校一案”项目化推进校地合作的工作思路;《关于加快驻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市校融合发展战略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了“政策措施+配套资金”的项目化校地合作推进路径,为下一步推动市校合作向更高目标迈进奠定了制度保障基础。

  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济南连续4年组织实施高校集聚区建设提升行动,督促历下、市中、历城、长清、章丘等高校驻地区县主动作为,积极为驻地高校协调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以优质的服务赢得高校的支持,借助高校资源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大学,可以为济南带来什么?

  对于高速发展的济南来说,教育、科技、人才都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资源。与高校合作,是抢抓先机,掌握这些重要资源的一条必经之路。

  所以,在与省内大学“交朋友”的同时,济南还不断北上南下扩展“朋友圈”,与不少高校院所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2019年10月,北京理工大学与济南市签约共建前沿技术研究院,重点发展前沿电子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材料、医工融合、大数据智能处理、虚拟现实与仿真等产业;2020年7月,济南市与清华大学签约全面合作并成立山东区块链研究院,在战略决策咨询、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人才教育合作与交流、产业合作等方面深化合作;

  当年10月,又签署了《中国科学院 山东省人民政府 济南市人民政府共建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合作协议》,三年来,中科院济南科创城重点引进落地了一批“国字号”大院大所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一批先进技术领跑国内,甚至打破国际垄断,创新辐射带动能力初步显现……

  可以说,密切的校地合作,为济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能量,贡献了卓越才智。

  校地共同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人才,这也是一座高速发展的城市绕不开的话题。

  据统计,济南拥有驻济高校52所、全日制在校生69.11万人。自2021年起,济南以一座城市的名义,连续三年为应届生举行盛大毕业典礼。在2023届毕业典礼上,刘强更是热情“喊话”:如果有同学想从事科研事业,济南能为你提供坚实的平台支撑。如果有同学想投身产业大展身手,济南能为你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如果有同学想自主创业,济南能为你提供精准的政策扶持。

  城市种下“梧桐树”,大学成了“凤凰窝”。高校为城市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人才,反哺着这座城市的发展。

  双向赋能,让科研成果落地生金

  合作落地,朋友圈扩容,一切都只是济南探索校地深度融合发展的缩影。

  校地合作,首要的就是科技创新,高校研究成果需要落地,企业发展需要技术支撑——能不能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耦合,成了校地合作走向深入的关键。

  为此,济南在2021年出台了《关于加快驻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市校融合发展战略的若干政策措施》,重新构建了教育、科技牵头对高校政策支持的全新工作机制,明确了“政策措施+配套资金”的项目化校地合作推进路径。

  今年,济南又济南制定出台《济南市科技成果转化“倍增计划”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了23项具体工作任务,先后举办高校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活动10余场次,服务对象覆盖40余所驻济高校和大部分在济企业。

  济南作为“东道主”,需要更加关注高校、更多支持高校发展,为高校特色发展、创新发展赋能。作为城市核心组成主体的高校,也应当主动融入城市发展,想城市发展之所想,做城市发展之所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城市与大学的协同发展。是相互支撑,也是相互成就。志合者,不以上山海为远,名校和名城,正携手奔赴未来!

初审编辑:范明昱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