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室里写作业,“卷”的背后是焦虑

2023-12-27 16:48: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范明昱

  大众网记者 范明昱 济南报道

  连日来,随着各地气温的下降,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儿童感染人数增多,一条热搜进入了大众的生活——学生在医院边打点滴边写作业。

  输液室里几排长桌摆开,孩子们一边打点滴,一边在做着题。这给人的第一观感是孩子们太卷了,也太惨了。有网友笑称“如今‘头悬梁,锥刺股’出现了加强版——左手输液,右手作业,主打一个轻伤不下火线”。

  发烧感冒是身体报警,这个时候身体康复应该放在第一位,理应休息静养。对此有家长无奈感叹:“学校课程有序推进,作业不补恐难赶上。”也有家长表示:“闲着也是闲着,与其让孩子看手机消磨时间,不如做题。”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官方公众号“首都教育”发文,提出一切应以孩子身体为重,学生患病期间作业一律不做硬性要求。山东省教育厅印发通知,提到“根据学生身体状况,制定差异化教学设计,对患病未愈学生的知识学习和家庭作业不做强制硬性规定,不建议患病期间赶、补作业。”最大限度保障师生安全健康。

  边打针边写作业,理解但不支持

  前段时间,有的医院特地给孩子们开辟了专门写作业的区域,称是暖心之举,为家长们排忧解难,这一现象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和讨论。有人惊呼“都内卷成这样了吗”,有人感叹学生的学业压力之重,即使在生病期间也不敢松懈,也有人质疑这种现象是否值得提倡。

  事实上,不少网友觉得无法理解的原因,是因为生病期间发烧、头晕、乏力,人单单躺着都会难受,更别说让孩子开展复杂的学习活动。有医务工作者认为,如果孩子还能精神抖擞地写作业,其实就不必一定输液;如果孩子已经需要输液治疗,就应该让孩子好好休息。

  其实,孩子在医院写作业现象早已有之。孩子如果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想把在医院输液的时间利用上,有学习意愿,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量力而行。但对医院里写作业这种现象,不建议盲目跟风,还是要以孩子身体健康为重,放松心情更有利于身体康复。

  比起流感,家长的焦虑更易传染

  针对这一现象,很多家长们也现身说法参与讨论。“不是家长想卷,是落下的课很难再跟上,所以带病也得学”“作业已经多到不敢请假了,一请假就会欠一桌子的作业”“该做的作业写不完,那种难熬,丝毫不亚于挂着吊瓶写作业……”一边担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一边又怕孩子落下功课,很多家长都感到无奈。

  在2018年《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中显示,中国家长整体上处于比较焦虑的状态,子女学习成绩、手机上瘾和校园安全是家长焦虑的三大主因。报告展现了家长群体面对的各种教育焦虑,一方面有教育发展水平不充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原因,另一方面与社会情绪密切相关。

  教育是一个社会共同的责任,家长们应该理性看待孩子成长,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社会的压力下,家长和学校都希望孩子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以确保他们的未来。但是,给孩子合理的时间和空间去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享受快乐的童年,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社会共同努力

  培养孩子的软实力,“驯服教育”变“个性教育”。好的教育不是批量教育,更不是为了选拔,而是“适合”。孩子的硬实力是可以证明学习成绩的能力,如学历、技能证书、本领等,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孩子的心灵、心智等软实力的影响力也正在迅速扩大,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竞争能力。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23年全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评选结果,济南市共17项成果入选,其中,8项成果入选全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9项成果入选全省心理辅导干预典型案例,入选数量居全省前列。身心健康是成长的根本,培养软实力意味着尊重孩子的不同,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

  创造学生午休条件,实现“一键躺睡”。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然而,《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初中生的实际睡眠时间平均只有7.48小时,小学生则为7.65小时。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将传统的“趴睡”改为“躺睡”,以确保中小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午休质量。这一建议迅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家长、老师,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心愿。对于“一边写作业一边打吊瓶”的现象,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平衡教育与健康、学业与生活的关系。只有具备综合实力的孩子,才是未来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兼具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健康发展,才是伴随孩子一生受之不尽的财富。

初审编辑:范明昱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