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丨见湖透湖让更开放的大明湖讲好济南故事

2024-04-01 10:58:27 来源: 舜网 作者:

  “透湖点位选择要科学论证”“绿道要尽量靠近水面”“要考虑到无障碍设施的完善”……为推进大明湖南岸及西护城河改造提升,3月29日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市民代表、学生代表共赴五龙潭公园东门、大明湖南岸一线,围绕“为什么改造”“怎么改造”,重点就如何见湖透湖、共享湖景、文化赋能、生态保护、景观提升等话题开展现场商量。

商量丨见湖透湖让更开放的大明湖讲好济南故事

  调研组一行,自五龙潭公园东门沿护城河步行至大明湖南岸。“将来我们会在这个位置结合绿道做一个小型的节点,供游人停留赏景,同时又不影响交通。”在济南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王文雯的讲解和引导下,调研人员对照设计图纸,边走边看,频频在河畔、水闸、绿道、绿篱、围栏前驻足讨论工程规划设计、建设任务、工程时限等情况。

  王文雯介绍,西护城河连接了包括五龙潭、趵突泉和黑虎泉三大泉群在内的优势泉水资源。“一湖一环”绿道连通对济南南起千佛山北至黄河的“一纵”文化绿道贯通和济南三大名胜的连接至关重要,同时对城河湖的深度渗透融合意义重大,可以让市民游客更好地体验泉城特色风貌。在“透湖”方案设计上,本着宜透则透的原则选择了5个点位,均和古城重要街巷对应,同时也考虑到景观整体的节奏韵律以及亲水、健身场地等人文关怀。

商量丨见湖透湖让更开放的大明湖讲好济南故事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调研人员各抒己见,围绕调研主题进行深入探讨。省政协委员,山东建筑大学风景园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成和济南园林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刘飞都强调了规划设计和科学论证的重要性。李成表示在透湖点位的选择上,要统筹考虑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景观设计上要考虑到植物生长空间等因素,统筹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的关系,要在传统造园林手法中融入低维护等现代理念。同时他强调公众参与的重要性,透湖见湖是以人为本的,在解决自然观赏需求的同时,可以把自然教育、博物教育等人文体验功能融入到本次改造提升中,这一观点得到了其他调研人员的一致认同。刘飞建议贯彻“公园+”概念,提高绿地服务质量;济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李晓杰建议,项目中适当增加休闲空间,比如多增设一些座椅与锻炼设施,引入健康食物的售卖点等。设施通过人体工学与艺术美学融合设计,达到既舒适又美观的效果。

商量丨见湖透湖让更开放的大明湖讲好济南故事

  河湖泉离不开城,离不开老街巷,更离不开街巷里的人文故事。“护城河西岸是生产阿胶的地方,东岸是黄台发电厂的前身”“司家井井壁上的‘冷藏穴’,司家码头街上乾隆皇帝走过的石板路”……来自老济南记忆馆志愿者团队的市民代表刘树林提起大明湖畔的人文故事信手拈来,同时也对很多被淹没的故事深感遗憾。他们建议在护城河畔和附近街巷做一些文化牌,用文化牌或者二维码的方式讲述济南故事。志愿者代表孙宗莲,学生代表邓微、宋星星都建议通过见湖透绿改造提升,可以让美景融入城市街区的同时,把苏轼、苏辙、李清照、辛弃疾等名士先贤留下的济南诗篇诗意映射到现实中,通过景观小景、文化墙、二维码讲解等形式将文化故事展现出来。以文化赋能,让大明湖南岸及西护城河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更是一个文化体验的场所,为城市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

  在人文关怀方面,志愿者代表刘树林建议大明湖南岸加大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力度,景点打造在保留生态韵味的同时,要兼顾人性化。宋星星建议关注特殊群体需求,增加设置合理的盲道,为盲人设置可以“听见”大明湖的专属设施。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教授齐海鹰、志愿者代表张志毅围绕绿道亲水、苗木保护移栽、城市行洪安全等问题对“一湖一环”绿道连通设计进行了讨论。调研组一致认为,大明湖南岸及西护城河改造提升,透湖见湖、共享蓝绿,更能彰显济南“山泉湖河城”的灵动与魅力。一个有古城之韵、现代之风、国际之感的明湖片区,一个更开放的明湖,一个更开放的城市,会更好地讲好泉水故事,不断增强泉城济南软实力和影响力。

  原标题:“商量”调研组围绕大明湖南岸改造开展现场商量 见湖透湖让更开放的大明湖讲好济南故事

初审编辑:李鸿如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