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画像丨一件“杀瘤武器”的锻造 济南医药科研者探索CAR-T细胞疗法“中国造”

2024-05-17 09:45:31 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 王飞 陈心如

  5月16日上午,历下区长岭高科片区,丽山国际细胞医学产业园的一处实验室里,安静得仿佛只能听到呼吸声,几名身着白色长褂的研发人员正埋头于手中的实验。他们研究的方向,是目前医疗领域内备受关注的CAR-T细胞治疗。

  “中国虽然起步晚了一点,但我们的步伐却很快。”邱学良是这一团队的技术带头人,在医药研发领域深耕了十余年的他,坚定的话语中满怀着中国医药人的梦想与情怀。

  产业高地 集聚多方人才

  在行业内,CAR-T细胞治疗被视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癌症治疗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人体自身免疫机能来对抗癌症。

  2017年,由美国研发的第一款CAR-T细胞药物上市;2021年,中国有两款CAR-T细胞药物上市,但技术仍然依赖于美国。在此期间,在山东济南,关于CAR-T细胞治疗自主研发的产业布局也在进行中。

  “我们目前看到的这一实验基地就是在2021年5月启动建设的。”作为中试实验基地的技术带头人,邱学良对此记忆犹新。从他的讲述中,记者也感受到了新药研发这一漫长且艰辛的过程。

  “从药物的发现到成药,是非常漫长的。药学的研究、稳定性生产工艺的开发、药物安全性评价、临床研究等,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时间,依靠一个非常专业的团队来完成。”邱学良介绍,山东是制药大省,但是在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CDMO中试基地建立的初衷,就是为入驻长岭高科片区的细胞与基因治疗新药研发企业提供CMC工艺技术开发服务。“也就是说,我们负责实现药企的研发及工艺开发需求,为申请药品临床批件、开展临床研究以及新药上市申请提供技术服务。”

  精准杀瘤 背后困难重重

  2022年9月份,在实验室并未完全建成的情况下,邱学良就带领团队迫不及待地开展工作。当时,团队只有16名研发人员,他们年轻又富有创造力,有着共同的特点:对细胞免疫治疗怀有信心,愿意在这一领域挥洒青春和汗水。大家带着各自的经验,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人体中的T细胞,有着清除肿瘤细胞的功能,是人体的‘免疫卫士’。有些人之所以患癌,是因为T细胞丧失了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邱学良用特别通俗形象的比喻来介绍这一治疗方法:“传统的放疗化疗,相当于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误伤了很多‘平民’,也就是正常的细胞。而免疫细胞治疗,是通过给T细胞加装一个‘导航系统’,帮助T细胞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相比放化疗,这是一种‘精准杀瘤武器’。”

  T细胞装上“导航系统”,就变成了CAR-T,也就是邱学良说的“精准杀瘤武器”。这种CAR-T细胞回输人体内后,将会靶向性杀伤和清除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听上去似乎很简单,但要想实现“加装导航”的设想,每个环节都充满了未知的困难和挑战。

  “这其中,涉及质粒、病毒和CAR-T细胞规模化培养三大技术。技术难度高,工作量巨大,我们需要不断壮大充实团队力量。”在实验室里,记者看到了这群与邱学良并肩作战的年轻科研者。在他们身上,能感受到一种压力与动力并存的状态。因为一款新药的诞生,改变的可能是千千万万患者的命运。

  探索之路 勇者不会止步

  “我们依据为数不多的经验,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探索。”邱学良回忆,在过去的一年中,团队人员紧紧抓住每一个研究项目,结合实验进展不断与专家交流探讨,步伐迈得快速且扎实。他们有着认定就干的勇气,也有着极其严谨的理性。

  CAR-T细胞中CAR阳性率检测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与产品治疗效果密切相关。“阳性”也就意味着“精准杀瘤导航”成功“递送”到了人体的T细胞内。在药物研发中,这项监测贯穿始终。经过邱学良和团队人员的不懈努力,去年他们所研发的“CAR-T细胞治疗大B淋巴细胞瘤”项目中,CAR阳性率从最初的25%提高到了90%以上。这一数据,在行业技术交流会上,让很多业内专家大为赞叹。

  今年,在工艺技术开发不断摸索的过程中,邱学良又找到了新的发力点:“我们如今不再只专注于CAR阳性率,我们更关注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其中的风险。”尽管有着“万分之二”的风险概率,但免疫细胞治疗对于很多癌症患者来说仍然是值得尝试的选择。在邱学良看来,作为研发者,他们有责任继续降低这一概率。“从另一方面说,目前国内最便宜的免疫治疗药物也要99万元一针,这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显然是望尘莫及。”在邱学良的带领下,团队人员试图在全工艺流程环节中尽可能降低成本,为的是让新型医疗技术真正普惠大众。

  科研工作者描绘出的未来图景令人期待。根植于长岭高科片区,依托丽山国际细胞医学产业园的发展,目前该研发团队人员已经增至60余人,其中汇集了许多基因测序和基因合成技术人才。他们所呈现出的拼搏姿态,让我们相信,美好的未来,就在不远处。

初审编辑:范明昱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