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四好农村路”铺就百姓幸福路

2024-06-15 08:52:57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秦雅琨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王晓斌 通讯员 陈莉 姚厚诚 德州报道

  “以前我们村子主要是土路、砂石路,这些年来,慢慢变成水泥路,宽度从原先的4米拓宽至6米,可以说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如今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辈子生活在齐河县焦庙镇白庄村的村民代表姜超,见证了农村道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十年来,齐河县坚持以‘四好农村路’为抓手,着力构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齐河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赵玉勇说道。

  农村路网不断延伸,出行条件便捷高效。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贯穿于刘桥镇西吴村的齐刘路西段于今年1月交工验收。该路段始建于2012年,沿途经过村庄众多,既是齐河县东西走向的重要交通干线公路,也是与禹城市的县际接头路。因原设计标准低,油层宽仅为4m,并已超期服役多年。随着近几年交通量日益增加及重型载货车辆剧增,路面出现了大面积断板、网裂、龟裂、坑洼、沉陷等病害。2023年,齐河县将齐刘路改建项目列为年度重点民生工程加以实施,县交通运输局切实发挥农村公路建设主体责任,坚持同步实施新改建农村公路项目的排水、安保工程等附属设施与主体工程同设计、同施工、同验收的“三同时”制度,于2023年12月底完成主路面建设任务。道路此次改建与刘桥西大西环互通连接线相接,全长5.417公里,为济南都市圈高速刘桥出口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齐河构建外联内畅的立体交通体系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乡村景观串联成线,助力旅游蓬勃发展。

  修一条路、成一片景、富一方地。升级改建后的华焦路将沿线乡镇各类农业资源、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串联,用舒适惬意的乡村自然景观打动游客、留住游客。刘桥镇龙轩家庭农场因地制宜进行田园风格主题装修,打造从大田果树种植区、大棚蔬菜种植区、养殖区以及休闲娱乐区等一体化循环经济型休闲农业示范观光园。目前已建设成3处民宿,100余亩樱桃、黄桃观光采摘园,打造为独具乡村特色的“打卡地”。同时,建设有500余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可供100余人进行培训学习,成为新型职业化农民培训基地。鼎泰丰农业旅游示范园建成高标准有机梨园360亩,有机桃园、有机珍珠油杏园、有机苹果园200亩,共种植新、优、特高标准绿化苗木168万株,打造“春赏花、夏消暑、秋摘果”微度假新模式,年接待游客8.2万人次,实现了农业从一产、二产到三产、四产的高度融合与飞跃发展。

  融入农村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因路而兴。

  乡村经济以路为媒,因路而兴。华焦路沿线的华店镇,打造了华创科技产业园、绿色包装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富鼎华建产业园四大精品“园中园”,形成了高端家具制造、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农产品深加工4大特色产业。目前全镇企业由原来的80余家发展到现在的159家,地区生产总值45亿元,同比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62元,同比增长6.8%。

  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吸引了众多青年回乡创业,助力家乡发展。刘桥镇东苑村的张吉伟,就是看中了华焦路改建后便利的运输条件,毅然回乡发展特色中草药种植产业,艾草种植规模已达1000亩,每年每亩地能收入4000元左右,并辐射带动周边12个村发展西红柿、瓠子、甜瓜、草莓、蓝莓等特色果蔬种植产业,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更多的村民共同致富。于屯村范智亮创办了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合作社有了收入、农户得到实惠,每亩可节约生产成本200元,合作社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帮助群众人均增收五千多元。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从“交通线”到“致富线”,越修越好的农村公路,让于屯村范智亮信心十足:“便捷通畅的行程、干净平整的道路,相信加入合作社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生意一定会越来越好。”

  运输能力持续提升,服务更加优质普惠。

  路通车达幸福加速。“四好农村路”的建设进一步改善了乡村交通条件,同时依托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成果,通过乡镇客货邮综合服务站和村级物流点,打通乡村物流通道,实现交运、邮政、快递企业融合后降本增效和可持续运营,企业效益得到提升;同时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提质升级,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赋能添彩,乡村振兴活力有力提升。

  得益于“客货邮”的便利,蜂王村空心挂面非遗传承人张新娟每天下午3点前,都会将空心挂面送到本村快递点打包发货。以前要抽专人开车4公里到镇上快递驿站发货,不敢多接单,一天也就十多单,现在全国各地订单很多,是以前的四五倍。截至目前,华店镇客货邮综合服务站日均配送物流快件500余单,直接解决农民就业20余人,带动周边镇村创业就业500余人,助力群众增收60万元以上,为乡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县道沟通城乡、乡道往来交织、村道阡陌纵横,齐河一张“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农村交通网络已然织就。截至2023年底,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2683.3公里,农村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190.2公里,实现了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从“连线成片”到“基本成网”的历史性跨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凤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