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阻泳人”王和新:以身试险13年,只为“天下无溺”

2024-06-22 09:57:21 来源: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作者: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鑫 王洪智 图/受访者提供

  洪亮的大嗓门,手持一根木棍,不时跳入泥水,向岸边的孩子演示潜藏的危险,劝阻他们游泳、玩冰……过去13年间,特别是节假日或周末,在黄河边上活跃着一个特别的身影,他就是“黄河阻泳人”王和新。他以身试险,并将警示视频上传网络,引来无数网友点赞。虽然时常遇到冷眼、顶撞,但王和新热情不减,他走进学校课堂阻泳,只为“天下无溺”。暑假即将到来,6月21日,记者连线王和新,听他讲述坚守13年的幕后故事。

  以身试险阻泳走红

  网友热议点赞无数

  “你看看这地方,你看看这泥巴……如果持续地(往下)陷,我现在所处的泥潭两米多深……”近段时间,网友“@全国阻泳第一人王和新”发布的一则视频,引发关注。视频中,王和新手持一根木棍,踏进河边泥水,以身试险,向岸边三个孩童展示黄河岸边的危险。他还讲解了自救办法,并将三个小孩劝走。这条视频发布后,立即引发关注和热议,点赞量和收到的红心都迅速突破10万+,转发量超过9.7万。

  “黄河岸边真危险,陡滩遍布,往前一步就是没过头顶的陡滩。”“说一千遍危险,不如看完这个视频印象深刻。”王和新不还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发布各种防溺水视频。此外,他还发布冬天冰面落水的演示视频。视频中,王和新不惧水冷冰寒,“不慎”落入冰水中,之后演示了如何自救。

  “我是一名教师,很有警示意义,我要下载下来给学生看。”“我就是黄河边长大的。黄河的危险不是别的河流能比的,不夸张一步没底,加上回流水、稀泥沙、暗流,危险不言而喻。每年都有淹死的。”“作为一名家长,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看到。”网友纷纷留言。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视频,有些热心网友“自掏腰包”助力视频推广、上热门,同时还提醒王和新注意安全。

  坚持阻泳13年

  也会遇到冷眼顶撞

  “今天我去济南送人,走的是‘S’路,专门走了黄河大桥、浮桥,到河边转了转。因为日头有点早,没有看到在黄河边玩的孩子。现在高考和中考结束,出来玩的孩子也多了,我发现一个就劝阻一个。”6月21日早上,记者联系到王和新时,他正在黄河边巡看。

  今年53岁的王和新是济南市章丘区黄河镇王家圈村的一名农民,他家距黄河只有几百米。“2011年,我们那里先后有4名花季少年命丧黄河,最让人心痛的是,那年8月份我村的一名高中生,为救他人不幸遇难,当时我也参与了救援。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考虑,怎么才能减少这种本可避免的惨剧。远离危险水域,是避免溺水的最好办法。最早,我下地干活累了就去黄河边转悠,发现了就劝一劝,撵一撵。不管走到哪里,看到后都会劝走,再就是拍短视频,这样能更形象更直观地提醒更多人。本地孩子没有敢去的了,他们不单单是怕我,河边下地干活的村民,谁发现了都会喊。”王和新说。

  阻泳时,王和新也经常遇到不解、冷眼、调侃甚至顶撞。“听劝的就走了,不听劝地会说‘黄河是你家的吗’‘你管得着吗’‘你快干活吧,你要是干不完,回家你媳妇就不让你吃饭了’……遇到这种情况,咱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身处险境,只能继续苦口婆心地劝说。”

  博士儿子帮做课件

  态度由“横”变温柔

  “我记忆最深的,是2012年‘五一’之后,我在河边锄地,看到几个孩子在水里玩,怎么说都不走。我说这个地方有陡滩,不信我给你试试看。我往前一步,河水刚没过脚腕,再往前一步,水到不了膝盖;再往前走,我毫无防备地掉进了陡滩。我爬上来抹了一把脸,本以为孩子会害怕,没想到他们不但不怕,还哈哈大笑。我又急又气,找来一根四米长的木棍,重新下水,木棍只有短短一节露出水面,孩子们这才害怕了。他们抱起衣服要走,我把他们拦下,说我有个请求,希望他们把所见所闻告诉身边的同学,别再来玩了。没想到一周以后的周末,在县城读书的儿子回来问我,说爸爸你是不是去河边撵人了?原来是他的同学告诉他的,这也让我觉着这样做真的有用。”王和新说。

  说起“阻泳”事业,王和新妻子一开始是反对的。“人家男人都出去挣钱,我不但不出去挣钱,还从家里拿钱。但是儿子比较支持,他说我愿意干就让我干,但是要注意安全。我从小在黄河岸边长大,水性还不错,之前下水都不穿救生衣。2017年过年,孩子说爸爸你这么大年纪了,不能经常那么下水了,真下水也得穿上个救生衣,你要是真发生什么意外,咱这个家怎么办。孩子说出这些话,我也有点后怕。从2017年开始,我下水就采取防护了,穿上救生衣,人在水上漂,木棍可以插到底,很形象很直观,也不会消耗太多体力。”王和新的儿子正在读博,有时间他会帮王和新做防溺水宣传课件。

  之前到水边阻泳,王和新习惯带一根长木棍、一个扩音喇叭和一件救生衣。“现在不用喇叭了,原来都是高声喊,态度‘很横’,有些人可能不太接受。现在我温柔了,都是很委婉地和他们解释、演示”。

  讲课不再追求数量

  盼“管闲事的人”更多

  “我阻泳采取‘你不上来我下去’的办法,给他们演示危险,让他们心服口服地离开。我的网名是‘全国阻泳第一人’,之前媒体这样称呼,我就毫不客气地用了。目前,国内阻泳志愿者很多,但像我这样亲身下水的,应该是没有。之前录视频我用自拍杆,现在都是找现场的游客,让他们帮着录,这样他们成为受益者,也成为了传播者和见证者。”王和新目前抖音粉丝8.9万,视频号粉丝接近7万,很多网友会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等转发他的视频。

  王和新阻泳也渐渐从河边进入了课堂,截至目前,他已前往300多所学校讲课。“今年我讲课不再讲究数量,而是更加重视质量。讲课的课件都是我亲身下水和现场拍的视频,现在学校邀请我,我会要求学校必须拿出方案,组织好学生听课。有的学校只在一个班里讲,我说不行,如果没有地方,咱去操场也行,要让更多孩子学到安全知识。前几天,我到济南高新区一所学校讲了一次,有二三百个学生听课,他们还通过教体部门的微信公众号同步直播,家长学生同步观看,视频还能回放。”王和新说。

  为了更好地做好防溺水宣传,王和新还和大学生创建了志愿服务队,“今年搞了个创新,联合济南的十所高校的学生,我先给他们讲一堂课,再把课件和短视频分享给他们,让他们回到各自家乡进行传播,这也作为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的一部分。”

  2024年,王和新来青参加山东省救生协会表彰大会,并获奖

  “青岛有大海大河,还有池塘水坑,这些地方都存在安全隐患,大家一定要注意防范。”王和新之前他曾来过青岛,也听说过青岛之前发生的溺水事故,一次次惨痛的教训敲响了警钟。

  王和新表示,随着年龄增大,他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加入阻泳队伍,让像他一样“爱管闲事的人”更多,大家一起努力实现“天下无溺”,让水边不再有天人永隔。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陈凤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