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国郁
曲阜碑刻资源丰富,存有自西汉以来历代碑刻5000余块,其中汉碑数量居全国之首,不乏北陛石、五凤刻石、乙瑛碑、孔宙碑等汉代碑刻的精品……古人持刀刻金石以志,今人执拓摹岁月波纹。丰富的碑刻资源,造就“曲阜碑拓技艺”的金字招牌,也使曲阜一度成为与西安齐名的两大碑帖集散地之一。
随着毛笔应用减少、文物保护等原因,碑拓技艺开始“小众”起来。曲阜碑拓技艺的传承人没有因小失“大”,采用复碑方式打造模板、发掘传统拓制技术、发展曲阜独创“擦拓”制作技法、开发拓片文创产品等,在文化“两创”进程中,将这个复刻历史的老手艺“破土新生”。
文/片 易雪
通讯员 陈曙光 孔大儒 济宁报道
传统技艺让文物“说话”
“以碑刻石刻为母本的拓片制作技艺是为了保存文字图案而诞生的传统技艺,所拓印的碑帖是古代学习书法的重要工具,也可以说这是一项可以让文物‘说话’的老手艺。”在孔府后侧的曲阜碑帖拓制基地,第四代曲阜碑拓技艺传承人周龙涛穿梭于众多石碑之间流连忘返。
作为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真”技艺,拓片制作技艺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与打磨,在历史考证、书法艺术、文学艺术等方面留下众多珍贵的资料。而曲阜碑拓技艺主要应用于书法类碑刻作品的拓制,因独创的擦拓技法,能最大程度还原书法作品的形态和神韵,具有极高艺术价值。
“由于东西南北地域环境的差异和传达对象的不同,拓制技艺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擦拓、扑拓、乌金拓、蝉翼拓、蜡墨拓、镶拓等多种风格各异的传拓技法。曲阜碑拓主要以擦拓和扑拓两种技法见长,两者与上墨工具、技法以及适用对象与效果也不一样。”周龙涛解释,以上墨工具为例,扑拓是使用由白布或绸缎包棉花和油纸做成的蒜头形扑子。擦拓使用的擦子是用细毛毡卷制而成,其中要求卷紧缝密,手抓合适为宜。
“擦拓时,我们要将毡卷下端切齐烙平,把湿纸铺在碑石上,用棕刷拂平并用力刷,使纸紧覆凹处,再用鬃制打刷有顺序地砸一遍。”只见周龙涛手拿细毛毡卷成的擦子不断地揉擦,石碑上方的纸面字体逐渐清晰,一幅“会说话”的碑帖拓片作品已初具雏形。
拓制看似简单,真正做好需要一定的功夫。“在上墨环节时,如果墨太多了会浸透宣纸,从而污染了石碑。上墨的量不够,又很难将器物上的信息准确拓下来。”谈话间,周龙涛将手中的棕刷换成木锤涂敲,刹那间,碑石上一些细微之处显现于宣纸之上,清晰明了。“这样可以保证全部细节复刻于纸上,甚至碑石上的一些细微裂痕都可以显现,接下来待纸干后,我们再用笔在拓板上蘸墨,用擦子把墨汁揉匀,并往纸上擦墨,千万不能浸透纸背,要使碑文黑白分明,只要擦墨三遍就完成了。”
传统技艺的“前世今生”
除了独创拓制技法之外,“曲阜碑拓技艺”的金字招牌更源于当地得天独厚的碑帖资源。
据当地文物部门统计,在孔府、孔庙、孔林、颜庙、周公庙、少昊陵、孟母林等处,存有自西汉以来历代碑刻5000余块,其中最大的重数百吨,高16米;最小的仅10厘米长。碑刻年代从西汉、东汉、曹魏、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宋、金、元、明、清至民国时期。
“经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在清中叶以后,因金石大盛,碑派书法兴起。由此曲阜商业性的碑帖业开始兴盛,至民国时期,曲阜碑帖业达到顶峰,曲阜从事碑帖业的手工业者和经营碑帖的店铺有数十家之多。”周龙涛说,除了当地的碑刻资源,民间还搜集了很多如西安、洛阳的碑刻及碑帖,种类达上千种。由此延伸而来的拓本也因清细精美,成为喜爱金石、书法、文学、史学等文人墨客及书画商人竞相购买收藏的艺术品,曲阜一度成为与西安齐名的中国两大碑帖集散地之一。
“正因为曲阜碑拓技艺有着辉煌的‘前世’,所以我们不能将这份老手艺丢了。”话语间,周龙涛的语气充满了五味杂陈。出于文物的有效保护,在石刻文物上施展碑拓技艺已不符合要求。如何在保护碑刻石刻文物的同时,又能将碑拓技艺传承下去,引发了周龙涛和传承人的思考。“我们以传、帮、带的方式培养碑帖拓制艺人,在继承碑帖拓制技术的同时,采用复碑不断发掘传统拓制技术,目前已延续了6代拓片制作技艺传承人。”
除了曲阜碑拓技艺传承人,周龙涛还担任曲阜市文物局交流中心主任,主要负责曲阜市文物商店的工作,这也为他传承碑拓技艺奠定基础。“作为曲阜唯一一家碑帖拓制、专营的国有商店,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们把曲阜具有碑帖拓制技艺的老艺人吸收进文物店,还收集了很多民间的‘复刻’石碑。”周龙涛解释说,得益于这些复碑,解决了无法在石刻文物上施展碑拓技艺的困境。如今,凭借清细精美的特点,曲阜市文物商店所拓制的碑帖不仅畅销全国各地,更是走出“国门”,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传统技艺的“破土新生”
“这是我们基地的拓片制作教学培训室,与很多地方不同,我们一般是对学校教师、博物馆、文化馆等场地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这不,我现在正准备拓片培训的课程。”在曲阜三孔碑帖拓制基地,周龙涛的“大徒弟”马长君正忙碌着。
马长君介绍,作为拓片制作技艺传承人,不再仅限于拓片的生产制作,更多的是教学培训。“近年来,随着中国曲阜孔子研学旅游节、曲阜百姓儒学节等活动的举办,曲阜研学游挺火。现场拓片制作技艺成为研学必备的一环。”马长君说,曲阜各研学旅游基地都在推拜师礼、成人礼、开笔礼等传统技艺基础上,拓片制作体验受到中外游客、师生们的喜爱。
“在亲手制作拓片的过程中感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书本上看到的知识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手中,过程很丰富,特别有意思。”从济南来曲阜参加研学游的学生李楠在孔庙的诗礼堂体验完拓片制作技艺后,深有感触。
曲阜以文化“两创”为抓手,精心培育“文创产品、夜经济、孔府菜、研学游”四大新业态。其中拓片作为曲阜“三宝”之一获得游客的关注。“我们在景区设立碑帖销售店进行文创产品的销售,有适合临帖的册页型、手卷型的字帖,也有印刷体、印刷本等样式。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对这些碑拓文创产品产生极大的兴趣。”周龙涛说。
这项传统技艺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搭上电子商务的顺风车。在曲阜市书院街道的山东汉风艺术工程有限公司,近60个直播间内非常热闹。工人师傅现场演示拓片的制作过程,主播通过讲解将一个个拓片工艺品“输送”出去,2023年该公司“孔庙祈福”“百家姓”“至理格言”等拓片文创产品年销售额就达300多万元。
传统拓片制作技艺在国内外的展会展览频繁亮相;拓片制作技艺传承人走进学校、社区,为青少年、市民宣传教授传统技艺……在文化“两创”进程中,拓片制作技艺迎来“破土新生”。如今,传统碑拓又成为曲阜的“金字招牌。”
“一张张拓片,黑白分明,精美绝伦,它们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奥秘,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传统技艺便能得以传承,文脉就不会断层,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未来充满希望。”周龙涛笑着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国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