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直镇:党建引领聚势赋能 绘就乡村振兴万千图景

2024-07-25 10:04: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魏俊怡 魏淑君 赵青山 孙静 孙艳艳

  大众网记者 魏俊怡 实习生 魏淑君 通讯员 赵青山 孙静 孙艳艳 济南报道

  夏日不语,温煦宜人。行走在济南市平阴县孝直镇的沃野田畴上,多彩秧苗装点高效田园、瓜果飘香绘就喜悦“丰”景、特色产业结出兴旺硕果、美丽乡村展露亮丽新颜……一幅栩栩如生的乡村振兴图正徐徐展开。

  乡村要振兴,党建须先行。一直以来,孝直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各村自身资源禀赋,下好党建引领“关键棋”,以“党建链”领跑“产业链”,让人才激荡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希望的田野上不断迸发生机与活力。

  联合党委激活力 “蔬”写产业新篇章

  “以前我们各个村单打独斗,产业规模太小,引进了好的项目也难以扩展,打不出品牌,有了规模才能有品牌,才能有发展,几个村联合起来,共同商议,抱团发展才是出路所在。”东胜联合党委党委书记陈宪峰向记者介绍,东胜村与周边两个村,蔬菜产业品类齐全,主要种植土豆、白菜、西红柿、辣椒、生姜等各类蔬菜。然而却因销路不畅,村民增收效果并不理想。

  为实现村民增收致富,孝直镇党委政府牵头,将东胜村以及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相同的东白庄村、柳滩村进行了组合,成立了蔬菜产业统筹办公室,统筹蔬菜种植户,对接需求量大的食堂、饭店等商户,统一收购、统一销售,从而实现“菜农销售不出村、客户需求不跑腿、集中一站式交易”模式,切实解决了菜农销路难题,促进了农民增收、集体增效。

  创新成立蔬菜产业统筹办公室,只是孝直镇跨村联建、共赢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全省“农业产业强镇”、济南市“菜篮子工程”示范基地,孝直镇拥有悠久的白菜、土豆、甜瓜、辣椒等果蔬种植历史,形成了以“农作物+果蔬”种植为基础的“三作三收”种植集聚片区。近年来,该镇抓住党建引领产业振兴这个重要引擎,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果蔬产业链,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切实推动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振兴的发展优势。

  “如今,孝直镇的果蔬产业已经成为拉动村民致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有力支撑。”谈及如何通过“一棵菜”托起增收“大产业”,孝直镇党委书记苏东润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关键一点就是我们抓住了党建引领这个‘主心骨’。孝直镇通过组建覆盖29个村的蔬菜产业联合党委,统筹整合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推动设施蔬菜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抱团发展,助推蔬菜产业做大做强。”

  孝直镇依托“支部+企业+基地”发展模式,组建成立蔬菜产业联合党委,在80%的土地流转率基础上,对未流转土地实施“统一机耕机收、统一种苗供应、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田间管理”的“五统托管”服务,对已流转土地实施无差别“全过程‘保姆式’服务”,全程机械化耕种,在济南率先实现全镇全域规模化经营。孝直镇还以蔬菜产业联合党委牵头,试点推广全生物降解膜1.3万亩;引入寿光模式,对蔬菜水果产业进行高水平开发、高效率运营、高品质提升的“全链条”指导,打造高标准、高技术、高收益“三高模式”,形成“成片成带成规模”发展态势,持续推动产业链提档升级;积极搭建孝直镇蔬菜产业数据智慧平台,将蔬菜种植区域、上市时间、预计产量等模块化接入系统,为蔬菜产业发展“数字赋能”。如今,蔬菜产业联合党委覆盖的村,村集体收入100%超过15万元,超过50万元的8个,超过100万元的2个。

  “通过推行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模式,用‘党建链’串起了‘产业链’,实现了蔬菜产业联合党委所有村的抱团发展。”苏东润向记者介绍,依托蔬菜运营中心,将产业党委区域内各村蔬菜进行集中发包、对外销售,建设汇东蔬菜高标准智慧试验示范基地,倾力打造了“孝直鲜蔬”区域品牌,着力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把党建活力转化为巩固成果动力,推动形成了党建促产业、产业带民富的良好局面。

  党建联建促共赢,助推农产品“出村进城”

  把田野搬进城市,把农产品送到居民楼下!现如今,带有“孝直小农夫乡村振兴好物严选进社区活动”字样的条幅和帐篷频频出现在济南市区一些大型社区的显著位置,来自孝直镇的石磨全麦粉、黄豆小米窝窝头、山鸡蛋、小磨香油、土蜂蜜、孝直肘子等农副产品,已经像固定日期的“赶大集”一样走进济南城区的各个社区,吸引着不少社区居民前来选购。

  “曾经,农产品销路不稳定特别让人头疼,如今通过孝直小农夫这个平台,让我们家乡的农产品轻松实现‘出村进城’,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孝直镇刘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郭晶由衷地感慨道:“像我们刘家庄村生产的面粉、馒头等农副产品特别受省城社区居民的青睐,目前还有100多个社区正在等着我们进社区送好物。”

  像刘家庄村一样,孝直镇西部山区产业联合党委所辖村的农产品正通过“孝直小农夫”这一平台,愈加频繁地送抵省城市民“家门口”。西部山区产业联合党委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产业发展要求,围绕“药粮果畜游”五大主导产业,以“电商牵头、异业联动、产业融合、资源共享”为发展目标,塑造“多点开花,以点串线,点面互联”的产业格局。通过打造电商基地,线上线下相结合,设计开发“孝直小农夫好物严选”品牌网购平台,将孝直小米、蜂蜜、馒头等80余种农产品推向城市。

  带着山货进城的成功探索,不仅实现了孝直镇西部山区产业联合党委各村的抱团发展、共同致富,带“火”了孝直当地的农产品。而且借助“孝直小农夫”平台,百余种平阴乃至周边区县的特色农副产品也搭车进城,辐射带动4个乡镇38个村、12家小作坊、2家镇域食品企业增收。目前,孝直小农夫乡村振兴好物严选进社区活动,先后进入270多个小区开展展销活动,并与100多个社区党组织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销售金额达400余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10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更多活力。

  汇聚青年力量,逐梦乡村振兴

  “看,这是我们的实验室、组培室等研发场所,目前生物菌剂的实验和应用相当成功,今后会在这里诞生属于孝直镇当地独一无二的马铃薯品种!”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孝直镇东胜村的平阴县马铃薯育苗基地暨乡村振兴科技顾问专家工作站,该村党委副书记董宜凯难掩激动的心情,兴奋地向记者说道。

  孝直镇发展马铃薯种植已经有三四十年历史,该镇种植的马铃薯更是纳入了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现如今,东胜村又掌握了新品种的“话语权”,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董宜凯如此激动的缘由。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是在孝直镇青年创业联盟的感召下,2023年开始回村任职。也是真心实意地想为村里的发展和群众的幸福生活,多干点实事好事。”据董宜凯介绍,为了助推马铃薯种植产业更上一个台阶,他积极与齐鲁工业大学教授綦振宝取得联系,并与齐鲁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等高校的20余名专家合作组建专家工作站,共同开展马铃薯育苗,为马铃薯形成特色产业提供基础支撑。同时,也将弥补孝直镇乃至全县薯类育苗的空白,进一步增强“济南市种子小镇”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像董宜凯一样,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人才投身到孝直镇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硕士毕业后到村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郭晶,通过苦干实干,实现了村集体收入从负债数十万元到固定资产200多万元的华丽转变,带领村民走上了幸福大道;作为孝直镇乡村振兴青年创业联盟的创始人、济南市乡村振兴好青年韩敬武,怀揣着对家乡的牵挂毅然回乡创业,积极搭建消费助农平台,通过“孝直小农夫”平台,让百余种绿色天然的农副产品走出大山,送到了济南社区居民家门口;孝直新农人”焦志学的梦想则是留在家乡,传承父亲焦广富的那片金色麦浪,正式回家“接班”后,他与父亲一起把自家2000多亩的家庭农场经营得红红火火……在孝直镇,一批“懂经营、善管理、有情怀”的青年乡贤选择乡村、扎根乡村、奉献乡村,他们以青春之力服务乡村振兴建设,让群众增收有盼头、经济发展有活力。

  “现在农村最不缺的是土地和资源,最稀缺的就是筑梦乡村的青年人才。”分管党建工作的孝直镇党委副书记吴衍伟一语道破现阶段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唯有集聚一批爱乡村、懂乡村、会运营的人才团队,才能全面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为此,孝直镇针对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等现象,持续做好“引、育、用、留”文章,越来越多的本土人才发光发热,越来越多的在外精英返乡拼搏。充分运用《孝直镇“筑巢引凤”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孝直镇“筑巢引凤”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方案》,分领域细化13类人才队伍建设意见,预建保障制度6项,目前全镇已吸引在外务工经商人员、高校毕业生、乡贤等在外优秀人才20多人返乡,回村任职11人,储备村后备干部128名,其中1人获评“齐鲁乡村之星”,3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真正通过党组织统领,加速优势产业、人才、资源跨行业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循环互促。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我们积极实施优秀青年回引工程,引导、鼓励和支持青年人才积极投身农村创新创业、大展身手。”苏东润向记者介绍,孝直镇将继续聚焦青年人才成长,坚持“引、聚、育”结合,激励他们把青春的种子撒进乡村振兴的土壤。同时,以人才制度创新推进孝直镇区域性青年人才高地建设,打造人才荟萃、要素集聚、业态繁荣的创新创业热土,实现青年创业与家乡发展的双向奔赴。

初审编辑:孟彤晖

责任编辑:张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