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心怀为民情” 济阳区检察官陈庆龙获评“齐鲁最美检察官”

2022-11-21 16:59: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孟彤晖

  11月11日,第三届“齐鲁最美检察官”发布仪式举行,济阳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四级高级检察官、检委会委员陈庆龙作为10位“齐鲁最美检察官”的代表进行表态发言。

  从检20年来,无论田间地头,还是工厂车间,哪里需要他,陈庆龙就出现在哪里。截至目前,陈庆龙已办理各类疑难复杂案件1200余件,先后荣记个人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三次,荣获全省优秀检察官、平安山东建设先进个人、感动齐鲁政法人物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有一种守护叫“为民”

  在陈庆龙看来,既要服务大局,又要心系民生,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办民之所需,干民之所盼。

  2014年,陈庆龙到济阳区曲堤街道逯家村担任第一书记。到任后,陈庆龙发现一项棘手的民生问题。村西头的一家企业购进了一千多吨的洋垃圾作燃料,因为污染问题,企业被叫停,但洋垃圾却留了下来。夏季垃圾气味难闻,雨季垃圾被冲刷致使污水流入地下,威胁村民们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尽管村“两委”班子几经协调,但由于村集体收入欠缺等诸多因素,“洋垃圾山”始终无法彻底处理,堵在村民的心头。为了还村民们空气清新、用水安全的生活环境,陈庆龙一遍遍联系沟通、上门协调相关单位,争取资金扶持,召开清除方案协商会,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协调到10万元资金将垃圾全部处理,看着一辆辆专用运输车驶进村子,把洋垃圾装运到几十公里外的垃圾处理厂集中销毁,为全村用水安全上一把“安全锁”的梦想,终于在陈庆龙脚踏实地的辛苦付出下得以实现。

  有一种追求叫“公正”

  陈庆龙表示,基层检察官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排头兵”,将法律规定的公平正义,检察机关追求的公平正义,转化为人民群众能认同、可感受的公平正义,才是最有价值的公平正义。

  随着通讯技术逐渐发达,网络、微信朋友圈成了陈庆龙收集案件线索的新渠道。2020年,他偶然在朋友圈发现一条动态,是一位老乡吐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烦心事。1997年,在北京的老乡刘庆柱(化名)借给同乡一位亲友五万元现金,但借期已满时,这名亲友却如人间蒸发般没了音讯。万般无奈之下,刘庆柱到济阳区法院提起诉讼并胜诉。但由于当时的通讯技术不发达等种种原因,法院即便穷尽所有调查措施,仍然未找到这名亲友以及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最终做出了终结本次执行的裁定。

  陈庆龙通过微信向刘庆柱详细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并告知其可以向检察机关申请执行监督。在收到监督申请后,陈庆龙立即组织干警查阅卷宗、调查核实,并依托公检法信息共享机制,依法查找被执行人有效信息,联合法院一同对被执行人开展释法说理工作,规劝其及时履行债务。历时3个月,一起长达18年的执行案件圆满解决。为此,刘庆柱专门从北京寄来感谢信,信中说:“是检察官的辛苦付出,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公平正义可感可信。”

  有一种行动叫“护航”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山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然而,一条长达1000余米的越堤废弃输油管线,如同一颗“肿瘤”一般,威胁着黄河济阳段的生态安全。得知此事后,陈庆龙表示,将检察履职融入护航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局,义不容辞。

  原来,济阳区检察院在与相关部门进行常态化联合巡河过程中发现,辖区内黄河河道跨河越堤管线达到使用年限报废后未及时拆除。以埋地敷设方式存在的管道,由于长年腐蚀已脆弱不堪,一旦遇到洪水或者施工作业误挖,大量油污外泄引发的水质污染、周边土壤板结以及生态功能破坏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将会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农业生产,碎裂的管道流入河道势必对行洪、泄洪造成不利影响。

  陈庆龙在经过冷静的分析研判后,及时向济阳区河务局对接了解具体情况,依法调取相关文件及输油管线的历史记录等档案资料,多次深入现场开展勘查、拍照、询问周边群众进行调查核实,并几番进行研讨论证,最终向监管职能部门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监督督促职能部门严格履行黄河河道管理职责,全面跟进解决废弃输油管线占用河道问题。

  陈庆龙在检察建议中的专业分析和切实有效的整改思路,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组织专人进行对接。通过进一步联合开展实地勘察、研讨论证,确定施工方案,稳步推进破土、拆除工作。2021年6月,废弃输油管线全部拆除完毕。

  从检二十年,陈庆龙始终告诫自己,脚上多沾点泥土,心中多积淀些真情,老百姓就会对法律多一份尊崇,对检察机关多一份信任。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陈庆龙表示,将始终肩负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法律和公正无限执着,继续彰显新征程上检察干警忠诚履职、服务大局、勇于担当、心系民生的时代风貌。

初审编辑:尹延杰

责任编辑:孟彤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