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大众网记者 刘帅 济南报道
7月4日,在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莱芜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光辉介绍,莱芜区聚焦产业“第一支撑”、聚焦创新“第一动力”、聚焦环境“第一优势”,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李光辉介绍,2022年,莱芜区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区76%的税收、88%的出口、89%的就业。泰山钢铁、九羊集团2家企业蝉联“中国民营企业500强”,5家企业入围“山东省民营企业100强”,总数均居全市第一位。今年4月,莱芜区捧回了“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区”的奖牌,成为济南市获此殊荣的两个区县之一。“可以说,民营经济特别是民营企业已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燃引擎'、展示城市形象的'最靓名片',是我们必须用心呵护的'最美凤凰'。”李光辉说道。
首先,莱芜区将聚焦产业“第一支撑”,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向实而行。下一步,莱芜区将立足莱芜产业基础,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思路,聚力“一城一谷一基地”建设,加快构建“以钢为基、以车为本、以药为先”的雁阵型产业集群,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广阔舞台。我们将以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为重点,依托中国重汽、凯傲叉车等“链主”企业聚合效应,鼓励和吸引更多民营企业参与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形成国企主导、民企配套的良性互动。以鲁中国际生物谷为重点,加快推进生物谷二期、三期建设,扩大国家一类创新药阿可拉定的生产规模,加快推进丹酚酸A片三期临床,推动宏济堂、华涛中药、梅晔生物等重点项目尽快投产达效,打造鲁中生物医药产业高地。以不锈钢与新材料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泰钢精品钢绿色转型、九羊年产100万吨新能源用钢等项目建设,系统提升不锈钢、特种钢等细分领域产品优势,推进“莱芜钢”从中间品到终端品的全产业链跃升。力争通过3-5年努力,打造2个千亿级、1个三百亿级的产业集群,形成“龙头引领、链式发展”的产业生态。
其次,聚焦创新“第一动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向高而攀。下一步,莱芜区将发挥科创平台作用,用好中关村信息谷创新示范基地、云商双创中心等平台,推进平台服务实体化功能化、平台运营资源化资本化,做广大民营企业发展路上的“创新搭档”“创业伴侣”。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行“企业点单、院校揭榜”模式,实施“技术创新+产业转化+金融支持”的全产业链创新模式,精准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企业。支持企业“数字改造、上云赋智”,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56个,推进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服务、营销物流等全要素联通,打造一批智能车间、灯塔工厂和标杆企业,抢占民营经济发展“智”高点。
再次,聚焦环境“第一优势”,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向阳而生”。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着力构建涵盖土地、资金、技术、数据等各种要素的高质量供给体系,让企业家感受到更显著的“舒适感”“提速感”。推动政务服务升“温度”。坚持流程再造,着力在“放权、精简、集成、共享”上下功夫,推动政务服务再提速、审批事项再精简、办理时限再压缩。坚持精准惠企,用好助企纾困“10项”机制,打造“莱好办”服务品牌,着力为人才“解忧”、为企业“减负”。推动城市品质增“亮度”。我们将聚焦“省会城市副中心”建设,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住得舒心、干得顺心、发展称心,让莱芜始终成为企业家的成功地、向往地。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