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首页 分站 网站导航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手机客户端 用户登录

诗话立冬丨天地始冻 万物收藏

2021年11月07日 05:57
/1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11月7日,我们迎来了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近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全国多地迎来较大幅度降温,天地始冻,出门请务必做好保暖防护。有人说:把秋裤塞进袜子里,是对这个季节最起码的尊重。

  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气温下降到一定时候,水面便开始逐渐凝结,河面变得越来越纯净安宁;薄薄的一层霜,时隐时现地出现在湿润的土地上;冬天一到,野鸡蛰伏了,而蜃类会大量繁殖。古人不禁幻想:野鸡到了冬天,是不是都变成了蜃?

  “立冬补冬,补嘴空。”——谚语

  古代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是重要的节日。过去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立冬这天要休息并以美食进补,犒劳自己的同时抵御寒意,称为“补冬”。

  “立冬节气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谚语

  在北方,立冬吃饺子是家家户户都有的习惯。饺子有“交子之时”的意思,立冬吃饺子表示秋冬季节的交替。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饺子跟耳朵长得很像,因此立冬吃饺子,是提醒亲人,冬天天凉,要注意耳朵的保暖。

2021年11月5日,江苏南通,如皋市吴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立冬送温暖 邻里话家常”志愿服务活动。

  在南方,人们在立冬爱吃鸡鸭鱼肉。在潮汕地区,还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意思是立冬时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这个时候“食蔗”既可以保护牙齿,还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

  此外,立冬日还有贺冬习俗,又叫做“拜冬”。东汉崔定《四民月令》中记载:“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都更换新衣,庆贺往来,跟过年时大致相同。

  立冬之后,便是北方初雪时节的降临。但对南方而言,“(农历)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暖气团撤退之前,还可能会恋恋不舍地营造一番和暖的小阳春。这时的江南,“禾稼已登”,小阳春正好晒谷,让人感觉这是秋天最美的时光。

苏州园林冬景。(资料图)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经历过秋天的丰收,也到了享受成果、休养生息的时节,通过冬季的休养,期待下一年能够兴旺吉祥。

  “立冬”节气过后,民间有“冬季进补,上山打虎”的说法,但是冬季饮食调养也不可盲目,要遵循“秋冬养阴”“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多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立冬后,生活中需要注意五“点”:

  多“点”水。冬天气候干燥,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

  进“点”补。冬天属于“闭藏”的季节,是养肾的时节。冬天通过进补,养肾,可以使肾“精”更为充盈。

  出“点”汗。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出点汗,能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锻炼时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以微汗为度。

  护“点”脚。寒从脚底生,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

  通“点”风。冬天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人体会出现头晕,胸闷的问题,所以要多通风。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曲欣萍 综合新华社、中新网、科技日报等)

图集热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