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于宁宁
大众网记者 范明昱 济南报道
1月10日,济南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济南市市长于海田作政府工作报告。记者从报告中了解到,2023年济南着力塑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大主导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预计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济南获评中国快递示范城市,新增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加速器2家、众创空间16家,预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1100家。
工业强市势头强劲,集成电路、空天信息等六大产业共同体加速壮大,十大标志性产业链群能级提升,四大主导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中国算谷产业园、明湖国际细胞产业园等高能级园区建设全面提速,济钢卫星总装测试基地开工建设,精密锻件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市首个国家1类创新药伊鲁阿克片获批上市,新培育独角兽企业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新认定总部企业19家,获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个、服务业创新中心4个,预计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推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配套二期投入使用,济南获评中国快递示范城市。“荷尖行动”启动实施,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8家、居全省首位。
黄河流城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等各类基金集聚成势,总规模突破千亿,有力支撑扶持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端高质产业项目。预计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76万亿元、2.86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超过1100亿元。新电商、新会展、泛航空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科学院济南科创城加快建设,电磁机轨道、放射性药物转化平台相继建成,首家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正式获批,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6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顺利通过第一轮专家综合评审,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达到2.88%。科技成果转化倍增行动扎实开展,新增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加速器2家、众创空间16家,预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1100家,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06.53亿元、居全省首位。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于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