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明典范,看实力济南 | 揭济南CBD面纱:设计灵感源于《鹊华秋色图》

2022-09-05 11:27:30 来源:  作者: 李颖男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颖男 济南报道

  济南中央商务区立起五栋地标性塔楼群,分别体现济南山、泉、湖、河、城的五大特征,这一灵感源于700年前元代画家赵孟頫在济南挥笔画下的《鹊华秋色图》。自然和谐发展的宜居城市,适宜步行的街道、极具吸引力的公共空间和特色片区。中央商务区开放空间系统将最大限度显山露水,两侧围绕着中、高密度的办公、商业、文化、住宅以及娱乐设施,中央商务区将因此而闻名并成为济南市新的象征。未来济南中央商务区(CBD)还将发生什么变化?让我们跟随大众网海报记者走进济南中央商务区,济南CBD首席设计师Philip J.Enquist详细解读了济南CBD的设计过程。

  中西合璧规划活力泉城

  爬华山、访泉水,从有机老城中找灵感

  为确保中央商务区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落地,济南中央商务区由美国SOM公司承担城市设计工作,美国麦肯锡公司整合战略定位与功能业态策划,华东建筑设计总院(ECADI)和济南市规划院共同搭建规划设计管理平台,负责地下空间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市政规划等规划编制。

  规划建设组组织SOM公司与规划设计管理平台通力协作,准确把握CBD定位、格局、规模等要素,以规划优化方案为基、以功能业态策划为魂,结合地下空间利用及轨道建设方案,编制形成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成果,为打造代表现代泉城风范、能有效支撑未来开发建设的“高峰”提供规划支撑。

  “济南CBD的设计过程持续了一年半时间,与济南市规划局等多个部门一起协作。”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的Philip J.Enquist说道。

  Philip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有研究。他从700多年前的古画《鹊华秋色图》中得到灵感。在这幅山水画中,高耸的山丘是华不注山。2015年夏天,Philip一行人去爬了华山,感受济南山水的意境。“我们还去了济南很多著名的景点,像各种泉水公园。”Philip说,济南的山水给了设计团队以灵感。Philip对济南老城区也印象深刻。“我们走访了老城,一个非常紧凑且有活力的城区,与自然、山丘、泉水有非常好的连接。”Philip说。这些感触后来都体现在了CBD设计中。

  “济南的老城非常有机。”Philip展示一张济南老城区的历史地图,称其非常漂亮。“我们发现老城没有那么对称,同时更加有机,连接城门的主要街道根据自然系统做出了反馈。”

  虽然设计师来自国外,但CBD的设计原则与中国城市的造城原则紧密结合。“我们参考了很多中国传统城市的样子。”Philip说,CBD的设计理念既延续了济南特色,又遵循了中国造城的一些原则。

  高起点规划复合“生态圈”

  “小”核心大容量,800万m2建筑容纳25万人

  CBD只有3.2平方公里,如何合理运用空间,是设计师关注的问题。“我们希望在这城市当中,有非常紧凑、非常活跃的环境,当你行走在城市里,有遮阴的地方,也有非常活跃的步行空间。”Philip表示,虽然是五小街区,但这紧凑的布局却代表着CBD的核心。“CBD的建筑面积非常巨大,地上有八百万平方米。”Philip说。这么大的建筑容量,融合了商业、居住、办公、酒店、文化等多种功能。“我们也希望它可能为大概25万人提供工作机会。”Philip说。这一切的核心,用代表“山、泉、湖、河、城”的错落有致的五个塔楼群构成,最高的塔楼高达420米。形成了有泉城特色的城市形态,非常集聚、非常有力的城市中心。

  此外,在济南市规划局指导下,由华东总院(ECADI)和济南市规划院合作开展了整体地下空间的规划研究工作。地下空间开发以人性化立体城市为规划目标,在高强度高密度的中央商务区域地下围绕轨道交通站点进行综合集约利用,依托功能混合、站城一体、景观垂直化等策略实现地上地下空间的一体化发展。为疏解中央商务区大量到发交通,在中央核心区域规划建设地下道路,服务主要的商务办公功能地块。同时,有效连接地铁换乘站,形成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的“组团式相连”商业空间;并且打造全天候的地下步行系统。遵循“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地下空间开发原则,对3.2平方公里的地下空间进行统筹规划设计,核心引爆区域采用整体开发的方式,有效集约资源,提高效益。

  济南市规划院在规划中提出使用绿色高效的清洁能源系统,减少碳排放,满足CBD片区能源供给安全与生态环保需求。同时,高效集约利用土地,统筹布置相容市政设施,满足市政设施安全与管理需求,为CBD片区发展提供坚强的市政支撑。结合市政站点、用户需求及地下空间开发,规划构建发达的地下综合管廊网络,避免管道维修反复开挖路面,营造高效顺畅的城市管理形象;并且响应中央号召,打造渗蓄滞净用排融合的海绵城市。

  按照美国SOM公司方案,中央商务区将打造成为济南市的“经济森林”,济南7X24小时现代活力“华尔街”。目前,片区已建成商务楼宇92栋、百米以上高楼62座、200米以上超高层13座、已累计建成各类商业商务载体134万平方米、在建282万平方米,成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增长极。其中,中国人寿大厦、山东港口陆海物流大厦、山东铁投大厦等特色楼宇,取得多项大奖,多功能复合、智慧化管理,是济南高效办公的新标杆。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