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服务是感觉不到服务!”济南高新区“13条”助力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

2022-05-15 14:25: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满倩倩 郭由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满倩倩 郭由 济南报道

  4月30日,济南高新区智能装备城内,济南晶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耿德强突然接到消息:“受疫情影响,立即封闭园区。”

  封控突然,可厂里的仪器设备还没有关;有两个员工在厂区,没有任何生活物资;最麻烦的是,马上要交付的订单怎么办?逾期不发货,是要支付违约金的……耿德强脑袋“嗡”地一下,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作为济南本土的中小企业,晶众光电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业从事人工晶体生长、激光器件封装、激光整机设备研发与生产的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规模虽然不大,只有40多名员工,年产值约1600万元,但晶众光电的产品却远销德国、法国、立陶宛等欧洲国家,并广泛应用于国内“神光”装置项目等领域。

  就在耿德强一筹莫展的时候,济南高新区智能装备城迅速展开了一场“雪中送炭”行动。

济南晶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耿德强

2022年初,历经数年研发,晶众光电终于突破美国技术封锁,研发出目前灵敏度最高的热释电晶体,解决了我国高端热释电材料的“卡脖子”难题,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具备产业化生长该种晶体的公司。

  将疫情对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

  联系交警等部门,抓紧时间协调车辆,运送企业需要的重点物资和封控人员急需的生活物资;安排工作人员24小时在岗值守,每日消杀,将核酸检测服务送到企业;建立智能装备疫情防控微信联络群,随时解决企业出现的各种难题……园区封控期间,济南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中心的30名工作人员,化身助企“服务员”,第一时间投入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为企业送政策、送法规、送服务、送健康。

  “最高峰的时候,我记得我们一天给10881人做了核酸检测。”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中心项目促进部部长刘超回忆说,“我们部门一共有17人,其中直接服务经营企业的有10个人,重点服务的企业327家,平均每个人要服务32家企业。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大家都在办公室里打地铺,吃住在园区。”

  了解到晶众光电的困难与需求后,刘超他们立即协助,前后两次出具了封控证明,避免了违约金的额外支出,帮助耿德强减少了经济损失。

  更直接的纾困方式是减免房租。园区封控期间,济南高新区在市里“15条”援企稳岗的政策基础上,又出台了《济南高新区应对疫情助企纾困若干政策措施》“13条”政策。

  其中,“13条”中特别提到,“对承租各园区、济南高新控股集团、济南综保控股集团所属国有房屋及高新区辖管公租房小区内经营性公建的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减免2022年3月至5月房屋租金;受疫情影响较重的孙村封控区域和舜泰广场,减免时限为2022年3月至8月。”

  “三个月的房租减免了15万,虽然不多,但缓解了我们的现金流。”耿德强解释,“由于公司以出口和国内订单为主,受疫情影响,原材料、配件供应压力非常大,导致我们回款困难。现在政府直接减免房租,这对我们中小微企业来说帮助非常大。”

  5月9日中午,当刘超在微信群里发出园区正式解封的消息后,耿德强和员工早就做好了复工的充分准备,当天下午就返回到了工作岗位。整个园区也一切照旧,恢复如常。

  “最好的服务是让人感觉不到服务。”耿德强说,“这是一次有惊无险的封控。正是因为园区里有他们这些尽心尽力的守护者,才让我们企业能够安心生产,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按照目前的形势,今年的订单量预计要比去年翻一番。”

济南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中心项目促进部部长刘超

智能装备城工作人员为企业办理生产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采访者供图)

  企业复工复产按下“快捷键”

  2022年初,历经数年研发,晶众光电突破美国技术封锁,研发出目前灵敏度最高的热释电晶体,解决了我国高端热释电材料的“卡脖子”难题,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具备产业化生长该种晶体的公司。

  “但是我们现在还缺产能、缺人员、缺设备。”济南晶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耿德强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园区的帮助下,我们正在积极扩产投建,280万的设备能够享受到最低10%的补助,今早来应聘的日本留学生也被高新区人才补贴所吸引。”

  晶众光电只是327家重点服务企业之一。

  整个高新区智能装备城共有1700家企业,其中规上企业85家,其余大部分都是中小微企业。目前园区已形成交通及工程机械、信息通信、激光设备、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五大产业集群。

  这里被称为济南“东强”的战场,是“智造济南”的主要承载基地,也是齐鲁科创大走廊和智能制造大走廊的交汇地。2021年,整个园区的产值占到了全市工业产值的较大比重。一旦高新区智能装备城的工业生产出现较大波动,就有可能会对整个济南市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即便园区被封控,也要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想方设法保证企业有序复工稳产。

  抗疫情、抓复工、保供应。智能装备城始终以“店小二”精神持续专注为企业纾困解难,从房租减免、税费减免、降费稳岗补贴等多方面,着力打通“堵点”“痛点”,快速解难题,全力促生产。

  5月6日,山东输变电设备有限公司、费斯托济南全球生产中心900人复工复产;5月7日,重汽(济南)车桥有限公司近600人复工复产,保障了出口紧急订单的基本生产需要;5月8日、9日两天,日均增加复工复产人员1000人,亿元产值以上企业复工率达到100%;到5月12日,高新区服务类企业复工率达到96%。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4月,济南高新区新注册企业4909户,同比增长5.13%,增量居全市首位。

  就在高新区智能装备城疫情得到控制后,济南全市的生产生活也逐步恢复正常。

  5月9日,地铁正常运行;10日,有序开放堂食;11日,图书馆开馆;12日,电影院恢复经营;13日,全市最大夜市恢复营业;15日,初高中复课;明天16日,小学、幼儿园复课……

  如今,产业园区机器轰鸣,重点项目吊塔林立,餐饮企业又见炊烟,学校复课响起朗朗读书声,对于经受住“倒春寒”的济南来说,正全力奔向生命力勃发的夏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