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演绎职场新生态 专家:自我认知别错位
来源:桃李网 2014-02-19 16:35:00
进入3月, 河南省会各人才市场更加“热闹”起来,年轻的应届往届大学生,也就是80/90后成为职场主力军。日前,智联招聘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40.5%的1980年~1984年出生的人已经进入公司的核心岗位,其中19.3%的人担任公司的中层以上岗位。更值得关注的是,80/90后的自我认知与企业几乎完全相反,专家称,这种认知的严重错位将给企业带来不小的影响。
核心提示
进入3月, 河南省会各人才市场更加“热闹”起来,年轻的应届往届大学生,也就是80/90后成为职场主力军。
日前,智联招聘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40.5%的1980年~1984年出生的人已经进入公司的核心岗位,其中19.3%的人担任公司的中层以上岗位。更值得关注的是,80/90后的自我认知与企业几乎完全相反,专家称,这种认知的严重错位将给企业带来不小的影响。
打工族
最看重发展空间
杨辉学的是机电专业,今年即将毕业的他,早已谋划好自己的工作。前几天,他还专门去广州的人才市场打探情况,这次来省人才市场看看本地的用工情况。
“待遇差几百块钱不算什么,我刚毕业,就是希望学到的东西能够用得上,能有发挥一技之长的空间。”杨辉告诉记者,许多工厂招的大学生,实习期做普工,转正后还是普工,跟技术一点都不沾边。“我还是想做技术方面的工作,哪怕刚开始打下手,这样学到的东西更多。所以广州和郑州哪个单位给的发展空间大,我就去哪。”
“我想找一份会计的工作,这样更稳定些,去做别的就把专业丢了。”目前,小尤的大部分同学都没找到对口的工作,不少人去做了保险销售员、文员,但她却对这些并不“感冒”。
“首先我会看未来的发展空间,能从事和专业相关的工作更好,然后才是工资待遇。”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小李说。
调查显示,成长空间依旧是吸引80/90后的首要因素,其次是薪酬待遇,这一代是敢于表达自己需求的一代,他们在看重成长空间的同时也意识到了现实生存问题。
创业族
愿意自己“当老板”
杨辉并不喜欢别人用“80/90后”来称呼他,他认为只有少数人对80/90后有偏颇的看法,不应该给这代人都强加这样的偏见。
去年暑假,杨辉和几位同学商量创业,并赚了“第一桶金”。他们一起发动二三十名同学参与他们的饮料销售,还找到老板给他们做“风投”,最后成功筹资二十多万。
二三十个同学在一起做饮料促销,每隔四五天就换一个地方。两个月下来,他们跑遍整个开封城,暑假结束,赚到的钱大家分成,杨辉自己就赚到了一万多。
“我还年轻,需要多积累经验,毕竟做这样的生意风险太大,没准下一次就赔钱了。”杨辉说,他还是希望掌握一门技术再创业。
赵涛,今年24岁,在一家洋货公司做电子营销。虽然这家公司小,工资也不高,但他现在依然“卧薪尝胆”,“我的专业是电子商务,积累实战经验后,我想自己做老板。所以现在吃点苦不算什么。”
跳槽族
“自我”期望值过高
“80/90后这代人思想活跃,行动积极,自我感觉很好。”郑州某科技公司的张经理说,但正是因为这代人自我感觉太好,所以遇到稍微不顺心的事,他们就很难接受。
张经理介绍,公司要求去各地市跑业务,但很多大学生只愿意留在本市工作,不愿吃苦。“他们普遍对工作期望太高,如果不能达到他们的预期,他们就开始跳槽。”还有一部分求职者一味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这也使得他们不断换工作。
“现在的年轻人过于理想化,不能吃苦,眼高手低,还喜欢玩。”一家陶瓷销售企业的李经理对80/90后也颇有微词。
前段时间,李经理招聘两批销售人员,到最后十几个人全离开了,时间最长的不到半个月。“我布置了任务,电话询问时,他却还在家里。”李经理抱怨说。
“现在80/90后家庭条件较好,很多独生子女喜欢安逸、享受,都觉得销售是个苦活。”李经理说,“想当初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每天骑自行车跑40公里,晚上八九点回来,连续坚持了三个月。不吃苦哪来的发展空间?”
轻率族
不负责任难“突破”
小王已经毕业四年,在不同的行业里做销售,均因销售业绩平平而“跨行”。四年里他换过五份销售工作,到现在还是毫无“突破”,他开始认为自己并不是做销售的料。
“再做这一行体现不了我的价值,我现在想找一个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小王说,工作的不舒心,让他开始重新给自己定位。
调查显示,相比于其所在的企业,80/90后更忠实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但相比于企业和职业,更多的80/90后表示只忠实于自己,这一特点给企业提高员工忠诚度增加了困难。
“现在的求职者虽然个性鲜明,但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又不愿意吃苦。”王经理是一家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因为是国企,不少求职者都前来报名,但企业的工作环境跟一般的工厂无异,很多80/90后到了工厂后,不满意这样的工作环境,便纷纷选择离去。
更让王经理难以接受的是,前来求职者对企业的忠诚度很低,不少人应聘时做了“两手准备”。去年,有5个人在公司培训的时候提出离职,原因都是考上了研究生。“这样的做法我也能理解,但是前前后后公司白忙活了一圈,他们说走就走了,完全不负责任。”
精英族
脚踏实地谋前途
调查显示,40.5%的1980年~1984年出生的人已经进入公司的核心岗位,其中19.3%的人担任公司的中层以上岗位。
王岩在一家企业工作已有十个年头,当初通过应聘销售岗位进入这家公司,如今他已经从一名业务员做到了企业的战略规划部经理。当时公司没有这么大的规模,现在正由他筹备公司的上市。
“当时有一份底薪800元,但有提成的工作,还有一份相对稳定,月薪2000元的工作,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王经理说。
“虽然销售很苦,但我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工作。”王经理说,他过去挺内向,做了两年销售后,老同学再见到他,感觉他像完全变了一个人。
王经理在公司的内部刊物上发表过一篇题为《十年》的文章,讲述了他从业务员、行政人员、会计、人事主管,最后到战略规划部经理的十年奋斗历程。他建议80/90后求职者,放下姿态,踏踏实实地认真做下去,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价值。
郑州某科技公司的张经理今年25岁,现在也是企业的中层主管。从毕业到现在,他也曾多次“碰壁”,换过三四次工作。
“当时我也很盲目,可供选择的机会也不多,只好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想法做起了销售。”张经理说,做销售的几年里,他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就在一年前,通过竞聘,他成为公司的人事主管。
“年轻时就应该多碰壁,在这个过程里不断调整自己,去适应工作和这个社会。”张经理说。
专家说
自我认知别错位
日前,智联招聘发布一份名为《80/90后职场生态大调查》的报告,参与调查的职场人7621名,企业人力资源从业者4271名,共计11892人。调查还将80/90后划分为80后(1980~1984年)、85后(1985~1989年)、90后(1990~1999年)三个人群。
调查显示,80、90后自我认知的前几位特点分别是:责任心强、学习能力强、工作扎实和思想独立。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比较认可的特点标签则是:不稳定、思想独立、自律性差和自信。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眼中,排在倒数的几个鲜明特点反而是80/90后自我认知的前几位。报告指出,企业与80/90后的自我认知形成了严重错位。
智联招聘CEO郭盛认为,80/90后已经成为未来雇主品牌面对的重要群体,因此企业要抓住机遇,加大企业文化的变革,企业须从招聘入职到企业培训,从领导艺术到心灵疏导等方面建设全新的雇主形象。
郭盛建议,管理者需要充分理解“80后”,用高期望给“80后”员工带来信心和动力;企业要注重细节关怀,进行宽容式管理;要以能为本,为80/90后员工创造施展才华的舞台,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为他们创造出可行的职业发展通道。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在80~90后的人才争夺战中脱颖而出。(记者 李红 实习生 张洪涛)
责任编辑:王亚男
更多新闻
- 中国“90后”的就业新观念:执著理想 敢想敢做
- “90后”就业观念转变:要钱更要闲喜欢朝九晚五
- 工作无所谓工资小意思 “90后”让用人单位头疼
- 90后演绎职场新生态 专家:自我认知别错位
- 校园观察:“90后”大学生择业观更加务实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