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医院名医风采】张军:病人就是我的家人

2020-12-23 19:51:2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岳璋 济南报道

  “得益于与省立医院建立的医联体平台,槐荫医院两腺外科近年来发展迅速,年手术量达到一千余台,受到周边百姓越来越多的信任。”两腺外科主任张军从医20年,还保留着那份“白衣飘飘、拯救世界”的少年英雄气。12月23日,张军告诉记者,他从上大学的时候就想当外科医生,这份初心也成为他坚守手术台的动力源泉。

  几年前,还在普外科工作的张军接诊了一位30多岁的直肠癌女患者,患者得知病情后情绪非常消极,因为患者的亲哥哥几年前也是患直肠癌去世,她就想放弃治疗,认为自己就算做了手术也活不了几年。张军告诉记者,这位患者如果不进行治疗就太可惜了,就积极地做她的工作,最终,或许是被张军的真诚和责任心所打动,患者重燃与病魔抗争的信心,同意进行手术,并积极配合治疗,积极、乐观地度过了她有限的生命时光,张军也觉得问心无愧了。

  “医生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不经意间说出这句话,张军却有些不好意思,他和所有的外科医生一样讷言敏行,不爱唱高调,对职业的尊重和热爱体现在大大小小的手术、查房、坐诊、带教等日常工作中。张军说,大多数患者对于医生都是非常信任的,当他们把健康、生死都交给你,你必须拿出十二分的责任心去对待他们,说到这时,他的目光坚定而温暖。

  但责任心三个字应当用什么去衡量呢?张军自己有一个简单的准则,“如果他是我的亲人,我会怎么做?”是他在为病人治疗的时候始终问自己一个问题。他也把这个准则教给他的学生和后辈。这源于十几年前,一位女患者的恶性肿瘤长在距离肛门2厘米处,原则上来说不适合保肛,但患者非常希望能保肛,张军坦率地告诉患者,保肛的话,肿瘤切除范围不够,愈后可能不理想。这个时候,患者的家属询问张军:“如果是你的家人,你会用哪种方法?保肛还是不保肛?”张军说,如果是我的家人,我会选择“不保肛”。结果患者听从了医生的建议,选择了正确的手术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件事儿深深地影响了张军,他明白,患者是希望医生能够真正站在自己的角度,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治疗方案。而一个医生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就一定会得到患者的信任。

  10年前普外科基本都是传统的开腹手术,患者创伤较重,恢复时间也比较长。2012年初,张军在北京301医院完成了一年的进修学习,回到槐荫医院首先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独立开展的第一例手术是一位直肠癌患者。当时,腹腔镜对于老百姓而言还是个陌生的概念。手术前,张军和同事们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反复讨论、研究,对整个手术作了周密安排,克服各种困难,手术终于顺利完成,病人术后恢复很好,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

  为了尽快熟练掌握腹腔镜技能,张军一刻也不放松业务学习和对专业技能的磨练,他像工匠一样对每台手术精雕细琢,在学习中感悟,在实践中提升。在张军的带领下,槐荫医院普外科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使腹腔镜手术日臻成熟,惠及更多的患者。2017年槐荫医院南院开诊,因工作需要,张军服从医院安排,成为两腺外科主任,他秉承“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作风,开始专研两腺疾病。眼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希望手术中创伤小、能够保留功能和兼顾美容。张军对待患者也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手术、化疗、放疗”这种模式,而是根据患者病期、病理类型、患者自身状态等因素综合考虑,给病人提供最佳治疗方案。张军说,医生都会给患者提供几种治疗方案让他们选择,但好的医生是有倾向地引导患者去选择对自己治疗效果相对更好的那一种。

  近日,一位女士在槐荫医院两腺外科完成了巨大乳腺肿瘤切除手术。这位女士才30出头,她是怀孕的时候发现了肿瘤,当时没太在意,没想到分娩之后,肿瘤长得飞快,但因为疫情的关系,就没有及时就医。当肿瘤已经占据了半个胸部,当地医院已经无法治疗,她才赶紧来到济南,找到张军主任,请求为她实施手术。由于患者肿瘤体积巨大,血供极其丰富,同时还患有胸廓畸形等不利因素,手术难度很大。但看到患者期盼的眼神,张军决定要帮助她。最终在麻醉科、检验科等同事的鼎力配合下,张军主任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各项指标趋向正常,她感激地说:“卸掉了一个大包袱,感觉好轻松啊!谢谢张主任!”

  技术的创新,对于医生来说是挑战和机遇,但最终受益的一定是患者。现在槐荫医院两腺外科年手术量达一千余例,与省立医院专家的合作、交流也不断深入,两腺外科团队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赢得了越来越多百姓的信任。

  张军说,医生有心愿,希望百姓都健康;有期望,期望每一位患者皆能够得到必要的照护;但是更有很多的无奈,我们不能总是治愈,还有很多医学的禁区,还有很多的限制。医者需要理解患者的心情。患者也有自己的希望,希望不生病,也有自己的守望,守望着家人平安健康,但也常常很焦虑,很担心,担心自己或亲人受任何伤害。患者需要了解医学是有局限的,医生也是有无奈的,医生也是会失败的。医患之间共同的敌人是疾病,我们共同面对的是一个战胜疾病,获得健康的战役,我们的出发点不一样,但目的是一样的。需要的是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济南高娜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