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造丨特级厨师改行“玩泥巴”,独创168件泥塑集群再现老济南风韵

2022-03-31 17:5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岳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岳璋 济南报道

  一捧黄河土、半瓢清水,经过塑、捏、堆、贴、刻、画等数道工序的琢磨,在济南陶塑传承人王令涛的一双巧手之下,变成一尊尊或美观大气、或精巧别致,极具老济南传统风韵的陶塑。3月31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位于济南市槐荫区印象济南的“壹心陶”陶塑工坊,见到这位前特级厨师,正左手轻扶素胚陶胎,右手持精细工具进行最后的雕琢,完工后,他向记者讲起了他与济南陶塑的故事。

  大厨不看菜谱看报纸,文化氛围指引其走上非遗传承路

  “期初我从事的职业是厨师,当时还成为了特级厨师。”王令涛告诉记者,厨师出身的他起初在山东新闻大厦从事烹饪工作,受周围浓厚的文化氛围影响,传承济南传统文化的种子渐渐在其心中萌芽。

  起初,擅长菜品雕刻的王令涛长久以来因食材保质期短而苦恼。一日,他在工作闲暇时看报,报纸上一则关于陶艺的新闻带给他新的灵感——土的粘合性好、可塑性强、保存时间长,可以长时间留存。就这样,这位特级厨师与陶艺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不断地钻研中,王令涛展现了在泥塑创作方面非凡的天赋,2015年,他辞去了高薪的厨师工作,一心扎在济南陶塑创作中。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制作工艺,他不惜自费远赴北京、广州、福建等地的陶艺盛行城市,向各种陶艺大家登门求教。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发现各地的陶艺制品都极具地方特色,这一发现敲醒了潜藏在王令涛心中的家乡梦。

  从此,他开始研究独具老济南风韵的济南陶塑,从孔门72贤,到大明湖牌坊,再到内含168件神色各异人物、50多间房屋建筑的大型群雕陶塑作品——《曲山艺海》,在不断地创作和研究中,王令涛的济南陶塑工艺于2018年成功申报了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其首创的“孔门七十二贤”陶塑获得了第九届泰山文艺奖二等奖。

  好看、好用又好玩,济南陶塑宣传文化打开方式很特别

  “我从小就很喜欢山东的儒学文化,想要将山东文化用自己的方式推广出去。”自从转行到陶塑行业后,王令涛就开始琢磨,如何在不拘泥于传统陶塑制品的前提下,更好地融入山东元素。

  据介绍,在创作陶塑作品“孔门七十二贤”时,王令涛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进行大胆创作,经过选料、炼泥、配色、修胚出型等数道工艺,将每个人物的特色展现出来。比如,在设计制作公冶长时,结合其“通鸟语”的人物特色,王令涛在创作时特意在其手上雕刻了两只小鸟,生动、传神地还原了公冶长与飞鸟交流的画面。

  同时,在实用性方面,王令涛结合了济南市花——荷花和三国时期魏国名士郑悫(què)创造的“碧筒饮”的方式,进行更具济南特色的“碧筒饮”杯。这类杯子设计与荷叶相似,通体碧绿宛如刚采摘出水的新鲜荷叶,杯侧嵌入一根“吸管”,一端入口吸水,一端直通杯底。杯底一端的吸管口上或嵌锦鲤、或嵌青蛙、或嵌花瓣,为整个“碧筒饮”的外观点睛,不仅使用,更是尽显风雅。

  此外,为了更显趣味性,王令涛还在陶塑设计的趣味性上下功夫,制作出Q版孔子像、《论语》食盒、公道杯等陶塑,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目光,让文化普及更加低龄化。

  边玩边学非遗技艺,开展公益培训“活化”传统文化

  “我认为推广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将具有历史价值和内涵的东西‘活化’,让非遗飞入百姓家,在玩和用中学习非遗技艺。”王令涛说。

  当前,许多传统的非遗项目都面临着无人可传的尴尬境遇,为此,王令涛长久以来积极开拓各种方法,将传统手艺新潮化。在孔子的造型上,他对作品进行了Q版化创作,使众人眼中庄严肃穆的孔子形象变得生动可爱,更利于年轻人接受。

  除了不断创新,作为非遗传承人,王令涛经常会开展公益培训,教授青少年儿童学习了解陶塑。今年2月16日,他在济南市中小学开学首日,带着自己的作品为小学生上了“开学第一课”,教授孩子陶艺的制作方法。王令涛认为,通过“非遗项目进校园”等活动,可以更多青少年了解和接受陶塑作品,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基。

  王令涛表示,学习陶塑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够让中国传统文化换发新的活力,才能让济南传统文化推广开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济南高娜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