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帆
编者按:
温暖在基层、温暖过大年”五大板块,推出“温暖中国——2017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
我们将通过图文、短视频、手机直播、VR、H5等融媒体报道方式,在大众网、大众论坛、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山东手机报、@大众网新浪官方微博、大众网官方微信、大众网17市分频道全平台推出报道。更多温暖,期待您的关注!
温暖中国——新春走基层
【温暖在基层】空港驱鸟人:鸟不飞了,人还在满场“飞”
时间:1月18日
地点:烟台市烟台国际机场
记者:牛蕊
1月18日,清晨6时40分许。
飞机轰鸣,北京至烟台的班机在烟台国际机场低空盘旋,即将落地,烟台飞哈尔滨的航班即将在35分钟后起飞……
王中杰开着驱鸟车,沿飞行区的巡场道缓慢行驶,目光不停地在跑道和滑行道之间扫动,他在寻找他的目标——“愤怒的小鸟”。
他对鸟儿“开枪放炮”,却不是鸟类的天敌,每一次举枪都是为了避免惨痛的撞击——他就是烟台国际机场的驱鸟人。
机场里的“鹰把式”和他的猎鹰
人要比鸟起得早,天没亮就要“打游击”
2017年1月18日早上5:00,烟台机场场务保障部净空管控科科长王中杰从休息室的沙发上起身,顶着晨辉,拿起驱鸟抢,开着一辆装着驱鸟炮、高音喇叭的“驱鸟专车”开始了一天的驱鸟工作。
大众网记者跟随王中杰坐上驱鸟车,驶入机场飞行区的巡场道,开始了今天的首轮巡视。
王中杰告诉大众网记者,烟台国际机场净空管制科现在共有人员15人,专职驱鸟人员9人,实行三班倒,他们的工作区就在跑道边上。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每名驱鸟工作人员每次当班时间21个小时,甚至更多。也就是说每天早上9点交班,第二天凌晨2点半休息,清晨五点钟再起来巡视,全天候的野外工作。
守着飞机起降的第一道“关卡”,日常工作不能有一丝马虎。烟台机场每天有140余架飞机在机场降落、起飞,最早的一班早上6点40分出港,最晚一班飞机晚上2点半进港。王中杰说,首架飞机起飞前他们要提前一个半小时上跑道和滑行道驱鸟,之后,就要一直守在飞行区,不让鸟接近跑道和滑行道上空。近9000米的巡场道,一圈下来,差不多半个多小时。
鸣枪驱赶威胁航班安全的鸟群。
王中杰对拦鸟网上的杂物进行清理,确保拦鸟的成功率。
机场成了鸟儿的“食堂”,90种鸟类常来耍
烟台国际机场,5500亩的占地面积,2000余亩为草场。这样一片广阔的草域,成为鸟类的“食堂”。
王中杰说,烟台地区鸟种复杂多样,在我国3条候鸟迁徙通道中,胶东半岛是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烟台正好位于沿海迁徙的这条路线上,每年过境候鸟多达数百万只,烟台国际机场的鸟类共有90种。
大众网记者看到,在距离巡场道围墙外不足百余米外有成片的果树,这给驱鸟工作带来很大困扰。“机场搬迁后,飞行区域离附近村庄更近,由于居民饲养家鸽、种植果树,吸引了很多的鸟。可随着飞机起降次数的剧增,鸟类的增加确实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王中杰说。
在3400米跑道的一侧,设有两层6000米长、4.5米高的拦鸟网。在围界外的草坪上,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布满了驱鸟用的设备,其中就有驱鸟用的模特假人,他们头上戴顶帽子,身后插着旗子,远远望去活灵活现。“虽然外人觉得它‘辣眼睛’,但一般的小鸟见了都害怕。”王中杰说,拦网是驱鸟的基础装备,主要用于阻止低空飞行的鸟类,比如麻雀、家鸽、家燕和喜鹊,它们数量很大,对飞机安全威胁也非常大。
王中杰过对讲机与塔台进行联系,随时掌握飞机起降情况,以便前往进行驱鸟。
大众网记者在现场采访
浑身是肉的小麻雀,也能变成一枚“炮弹”
在一般人看来,小小的飞鸟与偌大的飞机在天空相撞,犹如以卵击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2016年上映的美国主旋律大片《萨利机长》看燃了很多人,而它讲述的就是飞机遭遇鸟击的故事:一架由纽约飞往北卡罗来纳州的飞机,在起飞爬升时,遭遇一只黑雁撞击,导致飞机引擎熄火失去动力,面临坠机危险。
“别说是大雁了,个子小小的麻雀,撞上飞行中的飞机,就会让飞机像被子弹击中一样。”王中杰说,飞机容易遭到鸟击的主要部位有两个,一是机头,包括雷达罩、机翼、驾驶舱前挡风玻璃等;二是发动机,因为其前部进气,会产生强大的吸力将鸟儿吸入。千万不能忽视这些“愤怒的小鸟”,如果鸟儿被卷进发动机,可能会导致飞机发动机故障、甚至起火,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工作的意义,就是为了杜绝电影中发生的突发情况。”王中杰说。
在驱鸟人的眼里,真的连一只麻雀都容不下吗?王中杰说,其实他们是爱鸟之人,不愿意伤害鸟类。但是如果真的遇到鸟儿威胁到飞行安全的危急时刻,经过权衡利弊后,会击落鸟儿,这是无奈之举。
王中杰猎枪在机场跑道边巡逻。
这边巡视结束,伴随着一阵轰鸣声,一架飞机安全着落。
十八般武艺驱鸟,“斗智斗勇”可不只有猎枪
不知不觉,夜色降临。
“呜呜呜呜……”草丛中急切的叫声其实是机器发出的。这些定向声波驱鸟仪分布在机场的各个角落,每隔五分钟响一次。人工录制的36种声音(包括鸟的哀鸣和鸟类天敌的声音)通过扩音器播出,让鸟类“闻声丧胆”。
事实上,除了人工驱鸟、拦网和驱鸟旗这类传统驱鸟方式外,近年来烟台机场也引入不少国内外先进的驱鸟设备。高清监控系统、定向声波驱鸟仪、激光驱鸟仪、鸟情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鸟大战”中,烟台国际机场仅2016年一年就投入200多万元。为了减少鸟类对夜间飞机起降困扰,机场还引入红外热成像夜视仪设备。晚上,激光设备打开后,会发出绿色的光源,“它们对绿色光源特别敏感,晚上开着作用特别明显。”说着,王中杰打开了手中的夜视仪,一道刺眼的绿光射出,打在路旁的水泥墙上形成一个小绿点。
“相比以前,现在驱鸟的办法多多了。”王中杰告诉大众网记者,以前用枪打的多,现在主要是赶。如何控制鸟的飞行路线,形成一道天网,既不伤害鸟类,也不能让它们飞进危险区,这是每一个驱鸟人每天都在研究的课题。
所谓“猎鹰坐镇,无鸟敢近”,烟台机场驱鸟不但有高科技,还有“动物科技”。大众网记者在跑道的一侧看到了驯鹰人,他右手戴着棉手套,手上蹲坐着一只目光锐利的褐色猎隼(猎鹰的一种)。王中杰告诉记者,机场最为头疼的就是鸟类对常规驱鸟措施的“熟视无睹”,2016年11月,烟台国际机场请了一位“鹰把式”开启了“猎鹰驱鸟”的新技能。猎鹰驱鸟对鸟类起到的是“杀鸡儆猴”的作用,猎鹰本身捕捉到的鸟量有限,但威慑作用是无限的,用猎鹰追击鸟群,“抓到一只,吓走一群”,效果也是不错的。
驱鸟人工作时最大的特点就是抬头、看天,尤其是候鸟回迁的季节,鸟儿在哪儿,驱鸟人的视线就得跟到哪儿。到了夜间停航之后,他们还要对机场场道面进行保养、飞行区涂刷目视助航灯光标志线,到飞行区割草,即使鸟儿都睡了,他们却依然还要在机场内“飞”。
就在记者随车巡视时,王中杰指着跑到外的草说:“你看那草地黄了又绿了,我们又要开始忙了。”这时,已是明月东升,蓬莱潮水镇里已是万家灯火,而驱鸟人的工作仍在继续……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帆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济南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获悉,为切实减轻企业缴费负担,保障参保人员权益,按照最新政策要求,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费的,自欠缴养老保险费的次月1日起,依照《社会保险法》有关规定,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也就是说,济南市[详细]
对于餐厨垃圾回收利用率可完成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比例,济南市城管局生活废弃物管理处主任陈振华表示,可以达到7.5%。据统计,截至2019年10月底,济南市建成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体系以来,已累计处理餐厨垃圾39万吨,制备天然气1100万立方米,生产粗油脂9500吨。[详细]
1月16日上午,济南市济阳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济阳区人民政府区长孙战宇作政府工作报告。[详细]
今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济南市商务获悉,据山东省商务厅统计,济南市2019年实现进出口额1103.3亿元,同比增长17.9%,首次迈进千亿俱乐部,增幅列全省第3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4.5、12.1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2月当月完成进出口123亿元,同比增长26.9[详细]
大众网·海报新闻H5带您读懂济阳区政府工作报告![详细]
17日上午,济南市医疗保障局在龙奥大厦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首次驻济医疗机构药品和耗材联合采购”情况并答记者问。记者了解到,2019年的12月28、29日济南市完成首次联合采购议价谈判,参与议价谈判的17种药品,15种耗材,平均降幅分别达到了31.3%和58%。据统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