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1——85196021

投稿信箱:wode_210@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山东三高校省内减招471人 属地生源下降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许亚薇   2014-06-13 09:17:00

根据教育部2008年的要求,中央部委所属“985”“211”高校在属地招生比例原则上不高于30%。部属高校减少属地生源数量的现象,一方面招收来自外省学生,可以促进生源多元化;另一方面,也促使更多的学生到外省市开阔视野。

  齐鲁晚报讯(见习记者 许亚薇)根据教育部2008年的要求,中央部委所属“985”“211”高校在属地招生比例原则上不高于30%。目前,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招收属地生源的人数已经低于30%。近年来,部属高校对属地生源的招生人数均有所减少。记者调查发现,减少的生源计划大多投放给中西部地区。教育专家表示,属地生源虽降,但对实际招生人数的影响不大。

  海大属地生源较去年降1个百分点

  今年,中国海洋大学共招收本科生3800人,与去年人数持平。其中,海大在省内招收本科生994名,较去年减少38人。海大公布的分省招生计划显示,减少的38个名额均匀地分配给中西部省份以及东北地区。据测算(不包括自主招生、保送、艺术类、高水平运动员等),海大今年招收的属地生源人数占总招生人数的26%左右,较去年下降1个百分点。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公布了今年的分省招生计划。该校全国范围内招收本科生4363人,其中在我省招生1150人,较去年减少45人。据测算(不包括自主招生、保送、艺术类、高水平运动员等),石油大学(华东)今年招收的属地生源人数占总招生人数的26%左右,与去年基本持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其2014年招生简章上明确表示,在适度调减属地计划的基础上,结合该校的行业特点和生源质量,增加中西部生源大省的招生计划。

  山东大学本部今年共招收本科生6500人,其中省内计划2160人,较去年减少388人。据统计,2013年山大属地生源比例为41 . 5%。据山东大学招生办主任柳丽华介绍,今年山大减少了公布计划中的属地生源,主要分配给了贫困专项计划以及一本录取率较低的省份。虽然减少了公布计划中的属地生源,但在没有分省计划的自主招生500人计划中,六成是山东生源。

  清华5年减招近百北京学生

  通过分析多所国内名校近年来分省计划发现,自2008年,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均不同程度减少了属地招生人数。自2008年,上述高校在山东投放的计划数略有增加,但最近两年,对我省投放的计划数趋于平稳。

  以清华大学为例,在理科生招生人数上,2008年清华大学在北京招收280人,在山东招收65人。到2012年,清华大学在北京的招生人数减少到190人,在山东的招生人数增加为81人。2013年,虽然清华大学在北京的招生人数继续减少,招收187名理科生,与2008年相比,人数减少近百人,但是,在山东招收理科生的人数同样不增反降,为80人。到2014年,继续持减少的态势,招收理科生77人。

  “虽然减少了北京生源,但名额基本都分配给了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清华大学山东招生组组长朱志明说,即使在北京减少30多个投放计划,每个省平均也就约增加一个。对于清华来说,总计划数量本身就很有限。清华大学2014年在北京招收本科生364人,占招生总人数的10.8%。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部属高校的“去本地化”,对于北京上海等高校来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但是,“去本地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从计划招生体制向高校自主招生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

  同时,对于教育资源相对稀缺,考生人数庞大的省份,“去本地化”对促进教育公平并没有太大意义。

  “去本地化”可让考生外地开眼界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曾在其博客中撰文称,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在北京地区的实际招生数与公布的招生计划数相差甚大。虽然北京生源比例近年来减少,可北大、清华两校在京的实际招生规模并没减少,甚至还有所增加。

  2013年,以清华大学为例,该校招办负责人介绍,加上获自主招生资格认定的考生以及保送生和体育特长生等不占招生计划名额的考生,实际清华大学在京录取人数360人左右。

  储朝晖表示,目前部属高校各省计划中增加、减少的人数调整幅度很小,再加上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有波动,选择出国留学的人数越来越多,实际进入重点大学读书的学生数量这笔账“算不清”。部属高校减少属地生源数量的现象,一方面招收来自外省学生,可以促进生源多元化;另一方面,也促使更多的学生到外省市开阔视野。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宋立鹏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