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1——85196021

投稿信箱:wode_210@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记者探访供热一线:寒冬背后送暖人

来源:大众网济南站   作者:张娜   2014-12-08 09:48:00

  济南这两天已经开始冷得刺骨,济南热力有限公司唐冶热源厂项目部副经理靳文胜穿着厚重的棉服,刚刚在工地上忙碌了一个晚上,早上来不及在办公室暖和一会儿,又被叫出去开会了。从今年3月份,他从浆水泉热源厂调到唐冶热源厂,一直持续这样的工作状态:高节奏地忙碌着。最忙的时候,他两三个星期没回家。因为昼夜施工不停歇,唐冶热源厂从3月开建,到11月15日投产,仅用了8个多月的时间。而一般情况下,如此规模的热源厂从建设到投产大概需要2年。不但要速度,还要讲质量,这双重压力像两座大山压住这个被称为“快男”的汉子。其时,除了“快男”,唐冶热源厂还有“铁男”和“跑男”,记者近日走进该热源厂,探访这些在供热一线拼搏的汉子们。

  

靳文胜(左一)和魏树良在工作中

狭小的工作井内,宋赓在忙碌着。

主控室内,唐冶热源厂工作人员一刻不敢松懈。

   济南这两天已经开始冷得刺骨,济南热力有限公司唐冶热源厂项目部副经理靳文胜穿着厚重的棉服,刚刚在工地上忙碌了一个晚上,早上来不及在办公室暖和一会儿,又被叫出去开会了。从今年3月份,他从浆水泉热源厂调到唐冶热源厂,一直持续这样的工作状态:高节奏地忙碌着。最忙的时候,他两三个星期没回家。因为昼夜施工不停歇,唐冶热源厂从3月开建,到11月15日投产,仅用了8个多月的时间。而一般情况下,如此规模的热源厂从建设到投产大概需要2年。不但要速度,还要讲质量,这双重压力像两座大山压住这个被称为“快男”的汉子。其时,除了“快男”,唐冶热源厂还有“铁男”和“跑男”,记者近日走进该热源厂,探访这些在供热一线拼搏的汉子们。

    “快男”靳文胜:为早日供暖,两年的工程8个月干完

  唐冶热源厂作为唐冶片区主要热源,其建设情况备受市民关注。随着该片区发展愈加迅速,居民加入集中供暖的渴求年年增大。为了让周边居民早日过上暖冬,济南热力有限公司给唐冶热源厂下了死命令:今冬采暖季之前一定要按时启用。

  靳文胜就是扛着这道死命令从浆水泉热源厂调到了唐冶热源厂。

  一般热源厂建设需要2年左右,而摆在靳文胜眼前的时间只有8个多月。于是,他家也不回了,干脆把行军床支到了办公室,整个人全部靠在了工地上。

  因为他是项目部副经理,要盯着下面十三四个施工队施工安全和质量,从基建、设备安装、附属设施质量等大事小事几乎都要经过他协调和决定,一天下来,常常睡不了几个小时。“不敢休息,也不能休息。”靳文胜说,他早就适应了这种工作状态,有时候一两个星期不回家,回家也是洗个澡,换换衣服就回来。

  靳文胜在同事眼中,不仅办事速度快、有效率,而且有些不讲情面。

  唐冶热源厂一期工程要建设2台70兆瓦热水锅炉。施工期间,他仔仔细细检查每个设备的角落,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和施工质量问题,便用相机拍下来。等到开会的时候,他就直接把这些照片放到大屏幕上,好不留情地指出错误。

  “建设速度越快,质量和安全更要密不透风。”靳文胜说,他也很感谢同事们,一旦发现问题立即积极改正,研究解决办法。也正是这种团队合作精神,才得以让东部居民尽早过上了暖冬。

  有一件事,说起来,让靳文胜愧疚至今。

  供暖前夕,是他最忙碌的时候,一连两个星期没有回家。靳文胜80多岁的老父亲坐不住了,便让靳文胜的大哥开车拉着自己,偷偷跑到工地上看儿子。

  看到忙碌的儿子,老人只是说:“我就是闷得慌,想出来逛逛。你赶紧忙吧!”老父亲一句话,让靳文胜愧疚无比:“自古忠孝难两全,我也是工作太忙没办法,希望父亲不要怪我。”

  终于,经过8个多月的努力,浆水泉热源厂按期投产,目前已经启用一台热水锅炉,该片区恒大名都、东岸嘉园两个小区已经实现供暖,金河山庄、唐城小区、鲍山花园等三个小区也即将迎来供暖。

  “铁男”魏树良:连续八个月没睡过囫囵觉

  每天晚上,几乎两三个小时醒一回,有时候要忙到凌晨三四点才能打个盹,这就是魏树良近8个月以来的工作状态。魏树良是唐冶热源厂运行处主任,负责基建、安装、厂内生产和安全运行。心细如发、时刻警觉,已成为一种习惯融进他的工作里。在同事眼中,他几乎成了一个“铁人”。

  魏树良31岁,个子很高,有些严肃。“那是因为他无论何时何地都处在工作状态中,轻松不起来。”同事调侃他。

  大半夜,同事常常看到他打着手电筒,在角落里仔细检查设备。场内照明很亮,但细节位置还是看不清楚,手电筒就成了魏树良的工作必备品。“没办法,不检查清楚了睡不着。”魏树良说。有一次深夜,魏树良在新安装的设备周边检查,发现一处地方沉降了几毫米,他立即打电话叫来施工队,当夜要求把这个问题处理了。

  施工队都诧异非常,这么小的沉降范围,肉眼几乎难以看出来,魏树良竟然在诺大的安装现场发现这点儿问题,几乎等于大海捞针。他的敬业和专业让施工方佩服地五体投地。

  魏树良有自己的办公室,但同事们几乎在办公室里看不到他。除了开会,他永远在施工现场。他还是个“万事通”。新来的员工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都喜欢来找他。果然,魏树良一出马,啥事都解决了。

  唐冶热源厂的建设速度也“逼”得魏树良不敢回家。他3岁的女儿天天盼着爸爸回来,带她出去玩,但是对于魏树良来说,这个愿望恐怕要到供暖结束后才能实现了。

  “跑男”宋赓:每天跑60多公里路巡检热网

  29岁的宋赓看起来孔武有力。他从一处2米多深的管道井内操作完毕爬上地面时,安全帽和工装上都已蹭上了不少尘土,但他早就习以为常。作为唐冶热源厂运行服务处的员工,他工作中的“必修课”除了下井调控阀门外,还有每天雷打不动地两次管网巡检。而且,这条巡检线上,只有他一人,堪称唐冶热源厂的第一代“跑男”。

  偌大一个唐冶片区,已铺就的供热一次管网近15公里,目前却只有宋 赓一人负责每日巡检,每天来回要60多公里,沿途管道井也都得一一下到,根据运行情况对阀门进行调控。在这些管道井中,最深的距离地面7米多,它几乎成为宋赓下井工作的“最难点”。

  “供热前期管网注水时,这处深井一天得下五六次,里面很黑很窄, 站在井口都望不见井底。”他说,井里共有2个直径1米的大蝶阀,开关需要拧动手轮,开一次要拧200多圈,2个就得拧400圈,半小时才能全打开。“这处阀门很沉,开关需要使上全身力气,每次宋赓都骑在管道上只管闷头操作,每完成一次都会大汗淋漓几近虚脱,甚至需要别人架着才能爬出井口。”同事们如是说。听到这里宋赓会腼腆地笑笑,“就当健身了”。

  宋赓是一位转业军人,在工作中有着令人佩服的执行力,无论多累多苦,只要需要他去做,他绝对会第一时间投身其中。

  跟大多数唐冶热源厂员工一样,在厂区建设直到投运这大半年中,宋赓也几乎是吃住都在厂内,10月底刚结婚的他到现在也没有休婚假。(记者 张娜)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张娜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