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1——85196021

投稿信箱:wode_210@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城·事(74)何家花园:故址上建起济南少年宫

来源:大众网   作者:宋立鹏   2015-08-22 10:55:00

“济南似江南,山水天下无”,历朝历代,很多文人骚客都在济南修建过私家园林,这些私家园林大都依泉而建,别具特色,各有韵味。而如今,这些私家园林多已不存,有的消失不在、有的融入公园,也有的历经沧桑、几经易主,何家花园就是这样,遗址上修建了济南市少年宫。

  编者按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均在这片土地上默默伫立千年。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黄庭坚,词人李清照、辛弃疾,著名小说家刘鹗,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济南生活工作游历,故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之佳誉。   

  济南,不仅人杰辈出,更有天赋地灵,风景秀丽,泉水众多,城内72名泉争涌,尤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千佛山峰峦秀丽,守护南界;大明湖润物无声,滋润北城。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也成为济南的独特风光。   

  济南,在4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诸多古老建筑、千年大树、特色名吃、名家桥段、奇人轶事、隽永典故。   

  济南,值得去追本溯源,值得去重走一遍,值得去再书画卷。即日起,大众网济南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城·事》,在现实中勾勒济南背影,在往事中讲述济南印象,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济南,爱上济南。 

  

  1965年,何家花园故址上修建了少年宫

  

  何家花园内的假山、六面厅和方厅被完整的保存至今

  

  何宗莲(1861年—1931年)

  

  济南市少年宫内的六面亭

  

  六面亭,朱红楹柱,碧瓦覆顶。

  

  引五龙潭泉水修建的玉带河

  文/片 大众网记者 宋立鹏

  “济南似江南,山水天下无”,历朝历代,很多文人骚客都在济南修建过私家园林,这些私家园林大都依泉而建,别具特色,各有韵味。而如今,这些私家园林多已不存,有的消失不在、有的融入公园,也有的历经沧桑、几经易主,何家花园就是这样,遗址上修建了济南市少年宫。

  曾占地76亩 名贵花木皆从印度引进

  何家花园又名颐园,位于济南古城西部,初建成的何家花园东与风光旖旎的大明湖隔河相望,西至西北小庄,南抵刘家花园,北达启盛街。1918年,民初原察哈尔省督军何宗莲退出政坛,定居济南,修建了颐园,北部为其宅邸,南部为园林建筑,寓以颐养天年之意,当地百姓则称为“何家花园”。

  今年38岁的何振超是何宗莲的曾孙,据他介绍,当时何家花园的范围较大,但建筑较少。整个园林占地76亩,其中40亩为花钱购置,其余36亩为靠近圩子墙的湿地莲塘,何宗莲性喜莲花,在此处按北斗七星的布局建造了七大莲花池。

  何家花园内的名贵花木皆为何宗莲的侄子何丰林从印度引进,园内绿树成林,百花盛开,景色秀丽。工匠引五龙潭溪水,挖土成河,取名玉带河,河水绕厅堂四周潺潺流过,建有一六面亭,朱红楹柱,碧瓦覆顶。院内有厅堂建筑,客厅为砖石结构,正面四楹抱柱。园内假山占地较大,系用太湖石所建,极具江南水乡的风格。

  几经易主 颐园成济南“小名士”摇篮

  星转斗移,岁月沧桑,当年风光无限的颐园历经社会动乱,几经易主,又疏于修正,建筑大部分塌毁。解放初,这里一部分变成了一家做台坪的工厂,一部分变为机关用地。据生活在周围的老人介绍,到“文革”前,原颐园建筑仅剩下残破的假山和少许平房,周边变为空地。

  共青团济南市委员会少儿工作部学习外地经验,拟建立一处少年宫,作为培训人才的基地,促进少年儿童的校外活动,而占地40多亩的颐园故址很适合建立少年宫。1964年秋,共青团山东省委员会将32万捐款全部拨付,山东省设计院很快拿出了一期工程的设计方案。

  1965年,何家花园故址上修建了少年宫,假山、六面厅和方厅被完整的保存至今。“文革”期间,少年宫的发展受到阻碍,直到“三中全会”以后,少年宫才又恢复到正常秩序。今天的少年宫已建成全新的、设施齐全、多功能的少年儿童活动基地,当年的“颐园”如今成为培养济南“小名士”的摇篮。

  投资兴办实业 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发展

  何宗莲(1861年—1931年),字春江,号澄溪。1861年生,平阴县平阴镇南门村人。北洋将领,官至中央陆军第一师师长兼察哈尔副都统、大总统侍从武官。1917年,何宗莲被授予陆军中将衔。 1918年2月被任命为弼威将军。不久,何宗莲引退归鲁,从此不复过问军政事务。

  返回山东后,何宗莲定居济南,修筑“颐园”为府邸。起初,他在园中植树养花,经常邀聚两三旧友饮酒品茗,同时投资实业,与他人合伙经营华兴造纸厂(山东造纸东厂前身)、丰年面粉厂等,过着许多离仕高官曾经过的那种养尊处优的生活。

  但是,或是由于有幼年苦难经历的铭记,或是因为受严酷社会现实的刺激,何宗莲的心灵很快与那些在军阀混战、苛捐杂税、水旱天灾摧残之下,苦苦挣扎在死亡线上的难民的呼声产生了共鸣。于是,他放弃优裕闲适的生活,走上了艰辛的赈灾救民之路。

  他出资协同济南红十字会办理施赈、兴学等慈善事业。1925年张宗昌督鲁时,曾被聘为灾民救济会会长。1928年“五三”惨案后,出面组织“维持会”,并任第一任会长,后改任善后救济总会会长。韩复榘主鲁时,建议韩在省城官扎营设置养老院。1931年病逝于济南。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张帆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