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1——85196021

投稿信箱:wode_210@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9.3大阅兵最年轻旗手是济南小伙 今年刚满18

来源:大众网   作者:李元超   2015-08-25 11:13:00

陈玉豪在部队时的照片(翻拍)陈玉豪的父母手持儿子的照片,站在正在播放阅兵新闻的电视机前。作为班主任,赵鹏说,陈玉豪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用“认真、善良、懂事、负责、有韧劲儿”5个词形容对陈玉豪的印象。

陈玉豪在部队的照片(翻拍)

陈玉豪在部队时的照片(翻拍)

陈玉豪的父母手持儿子的照片,站在正在播放阅兵新闻的电视机前。

  将于9月3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方阵中,武警抗战英模部队有个方队护旗手叫陈玉豪,他来自山东济南,今年18岁,是方阵中年龄最小的护旗手。大众网记者通过采访他的家人和老师,渐渐勾勒出这位济南小伙的模样:孝顺、懂事、认真,有韧劲儿,从小就有个绿军装的梦。

  24日下午,陈玉豪的母校济南历下区景山小学,正在播放阅兵演练的新闻。看到儿子的镜头,母亲杨洪兰目不转睛,紧紧地抿住嘴角。“瘦了,也黑了”,杨洪兰别过头,悄悄抹掉眼泪。

  陈玉豪的老家在济南市姚家镇中井村,他的父母陈秀和杨洪兰都是历下区园林局的普通工人。对于儿子能参加阅兵式这种在旁人看来“光宗耀祖的大事”,朴实的老两口只有一句,“不管干啥,都得好好干”。

  方队最年轻的护旗手,刚满18岁

  1997年出生的陈玉豪是2014年9月入伍的新兵,刚满18岁,身高1.88米。高大英俊的外形,让他还没下连就被挑选到阅兵方队。新兵就能参加阅兵式,这种机缘,不是谁都能碰到的。

  陈玉豪所在的武警抗战英模部队方队,代表30多个被八路军、新四军授予各类“英模部队”荣誉称号的单位。与以往阅兵不同的是,今年阅兵每个徒步方队前都增加了七名旗手,七面旗帜既是为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还反映着每个抗战英模方队的光荣历史。陈宇豪担任的就是方队前的七名旗手之一。

  旗手走在方队的最前面,对动作的要求也更高更严,不能出现任何差错。这对于一个刚入伍不久的18岁男孩来说,并不容易。

  在央视《新闻联播》的报道里,陈玉豪说,“非常的苦,真的很苦,我从来没吃过这种苦,感觉自己有点吃不消。”母亲杨洪兰看到这一段的时候,眼泪哗得一下流出来,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由于训练基础差,他一度有些跟不上方队的训练,被淘汰为预备队员。方队领导为他制定了一系列严谨周密的训练计划,还为他请来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干预,激励他沉下心来,苦练本领。在付出加倍努力后,他终于真正成为阅兵方队的一名旗手。

  三代从军,儿时就有绿军装的梦

  陈玉豪的家里三代从军,父亲、爷爷都曾参军当兵入伍。杨洪兰说,陈秀退伍后,经常翻出在部队时的照片跟儿子讲述部队的故事,他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还对父亲说,“长大后我也要当穿上那身橄榄绿,还要比你干得好”。

  他的小学班主任杜祥伟觉得,陈玉豪当兵是“冥冥之中的事情”。2009年3月,景山小学组织学生到济南战役馆参观时,她就发现小玉豪对部队不一样的渴望。杜祥伟在当天的工作日志中记录了这样一段话,“就连平时不太稳重的陈玉豪也对这里的烈士们肃然起敬,不时低声询问一些当时战争的事情,那种虔诚的表情和目光在我的心里久久不能抹去。”

  2014年,17岁的陈玉豪从济南市二职专毕业。好男儿志在四方,此时,他当兵入伍、报效祖国的愿望愈发强烈。杨洪兰说,选择当兵是儿子自己的决定,但家里人都很支持,因为“部队上能教育出好孩子”。

  陈玉豪初中就读于锦屏学校2009级(1)班,他的班主任赵鹏说,去部队前,陈玉豪曾向他道别,朴实但坚定地对他说,“老师放心,我一定好好干,当个好兵。”

  大家眼中的陈玉豪,懂事、认真、有韧劲儿

  只要一说起儿子,52岁的陈秀和妻子杨洪兰笑得合不拢嘴,笑容里满是说不完的欣慰和自豪,“他从小就孝顺懂事,从来不让家里担心。”陈玉豪的另一位小学班主任李艳回忆,小时候的陈玉豪有点儿像动画片里的大头儿子,模样非常可爱,而且特别听话。

  杨洪兰说,知道家境不富裕,儿子从不乱花钱。“我爱吃烤地瓜,他就经常把省下的零花钱,给我买上一个热乎乎的烤地瓜,让我暖暖手。周末的时候,他总是在家提前把饭做好,说这样我就可以多休息一会儿。”说到动情处,杨洪兰眼角泛起泪花。

  作为班主任,赵鹏说,陈玉豪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用“认真、善良、懂事、负责、有韧劲儿”5个词形容对陈玉豪的印象。赵鹏记得,新生入学军训的时候,陈玉豪就表现出很认真能吃苦的精神,每个动作都尽力做到位,从不偷懒。正因为这份认真,陈玉豪被同学们选为班里的“财产保管员”,负责给教室早上开门,晚上锁门。

  赵鹏回忆,虽然陈玉豪住得离学校有十几公里远,但他每次都能提前半个小时到教室开门。如果赶上雨雪天气,清晨五点多就需要从家里出发。三年来,他一直是班里来得最早和走得最晚的一个,但他从没有一句怨言。

  那时,《士兵突击》正在热播,许三多的不抛弃不放弃感染了很多人,陈玉豪就是其中之一。赵鹏说,“陈玉豪身上有许三多的那股韧劲儿。他不聪明,成绩也不是班里拔尖的,但从来没有松懈过,一直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往前赶。”(李元超)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孙海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