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陈步春的18年归家路:幼时放猪被拐,为找家被骗走积蓄,最终通过短视频寻亲成功

2025-10-15 14:55:46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张海振 文露漪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张海振 记者 文露漪 报道

  被拐28年,历经18年打工攒钱、独自寻亲后,时年33岁的陈步春终于重新等来了一个阖家团圆的中秋节——通过短视频平台与寻亲志愿者的帮助,他成功找到了亲生父亲和兄弟姐妹。

  1996年,年幼的陈步春在云南老家独自放猪时,被一名陌生男子拐至福建。15岁起,他就外出打工谋生,一边攒钱一边寻亲,期间还曾为找家而被人骗走了数千元积蓄。近些年,他将记忆中老家地理线索发布在短视频平台。幸运的是,视频被老家同村人看到并联系了寻亲志愿者,陈步春18年的漫漫寻亲路终于走到了终点。

  云南男孩放猪时被拐至福建 长大后打工寻亲

  1996年,大约五六岁到陈步春在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老家村子的后山上放猪。一名自称是“姐夫”的男子走近了他。“他说带我去找姐姐,就把我骗走了。”陈步春回忆道。此后,这个人贩子将他带离云南,一路辗转,经过昆明站乘火车,数日后抵达福建。途中,人贩子带着陈步春去了三个家庭,期间陈步春多次试图逃跑,却屡屡被抓回,甚至遭到毒打。最终,陈步春到了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吴山镇的养父母家中。

  养父母家以务农为生,经济条件一般,陈步春从小就要帮家里干活。由于是“黑户”,他直到8岁那年才得以入学。但念到小学五年级时,因与同学打架被老师误解责罚,陈步春愤然辍学。15岁,陈步春选择步入社会,开始跟着人出去打工赚钱。

  “那时候在工地上干活,每天早上六点开始扛水泥、挑砖头,一天工作12小时,也就挣几十元。”陈步春回忆,当时他心中有两个最大的愿望:一是给养父母家盖个好房子,二是找到亲生父母。“我希望早点找到亲生父母,怕时间长了他们就不在了。”陈步春说。

  寻亲路上曾被骗走积蓄 最终靠短视频找到老家

  对于老家,陈步春还保留着零星的记忆。他还记得老家是一个大山深处的村庄,村里有很多核桃树和板栗树;老家房子的正后方,山顶上有一座小庙,庙旁常有石头滚落……

  尽管有一些记忆的线索,但他的寻亲之路并不顺利。十多年前,他开始寻亲没多久,就被冒充“寻亲志愿者”的人骗了2000元“中介费”。由于当年被拐时曾在昆明转车,他坚信自己来自云南,此后,他跑到云南昭通,凭着“核桃多”“有板栗”的印象盲目寻找了一个星期,却一无所获,还花光了辛苦攒了几年的积蓄。

  这些挫折一次次浇灭他的希望,但他从未真正放弃。此后的十几年里,他一边在福建各地的工地、矿山、鞋厂、纸巾厂打工,一边利用所有闲暇寻亲。转机出现在2022年,陈步春在寻亲志愿者的指导下,开始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发布寻亲信息。他详细描述了记忆中山顶的庙、滚落的石头和“神水”,这些特殊的细节通过数据的精准推送,传播到了有相似特征的地区。

陈步春老家同村人看到短视频主动提供线索

  几位寻亲志愿者也密切关注着陈步春的案例,他们将陈步春回忆中的老家细节进行整合分析,最终通过“山顶的庙”这一线索找到陈步春老家的具体定位——云南昭通市镇雄县坪上镇。在定位扩散短视频后,一位老家村民看到陈步春照片神似同村的男子,便和寻亲志愿者取得联系。

  “去年六七月份,志愿者告诉我这次有希望,到了八月份就确定找到我的亲生父母了。”陈步春透露。2024年中秋节,陈步春回到了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坪上镇的老家认亲。认亲当天,正值他侄子结婚,家里聚满了亲人。遗憾的是,他的亲生母亲早已因病离世,未能等到他的回来。陈步春是双胞胎,亲生父母给陈步春起的名字是“罗祥康”。如今,他的亲生父亲已年过七旬。多年来,家人从未停止寻找陈步春,哥哥们曾一边在浙江、广东打工,一边打听他的下落。

2025年春节,陈步春在云南老家过年。

  2025年春节,陈步春来到了云南老家过年。另一边,他放不下养育他的福建的养父母家庭。认亲后,陈步春担心养母无法接受,至今没敢告诉老人自己寻亲成功的事。陈步春计划着,先好好打工攒钱,等自己结婚成家时再把这件事告诉养母。目前,他还在泉州的鞋厂工作,为改善两边家庭的生活条件而努力着。

初审编辑:杨凯

责任编辑:高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