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玮
责任编辑:曹亮
编者按
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观念。由山东省司法厅、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山东省律师协会共同推出的《大众说法厅》,以普法为核心,聚焦热点法律问题,通过多元生动的方式呈现,为您带来更具权威性与实用性的法律知识。
大众网记者 赵晓丹 曹博宇 济南报道
如今,刷短视频看直播获取健康知识,成了很多人的日常选择。近期,“假医生”认证道具网上随意买卖、“真医生”沦为MCN机构带货演员、所谓“秘方”导致消费者健康受损维权无门等乱象被频频曝光,不仅掏空了患者的钱包,更可能耽误治疗、危害健康,引发公众强烈担忧。
主持人:最近某平台一位有认证的“皮肤病医生”主播,讲解荨麻疹时突然打断科普,喊着“解燃眉之急用5号产品,吃50天”。还有一些医生账号夸大病例,引流后立刻卖货,请问,医生到底能不能直播带货呢?
律师:这里有一个关键的法律界限:“科普”是公益,“带货”是商业。 一旦混淆,就可能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九条“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第三十一条“医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要、非法收受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不得对患者实施不必要的检查、治疗。”,医生如果利用自身的专业身份和公众的信任,在直播中以“科普”之名,行“推销”之实,这就属于变相医疗广告,是明确的违规行为。特别是,如果他们没有在屏幕的显著位置标明“广告”二字,或者使用患者案例、虚构疗效来诱导消费者,这就可能构成了虚假宣传甚至欺诈。
主持人:除了卖货,我们还发现很多“医生”身份是假的——穿着白大褂、挂着假工牌,剧本全是设计好的。这种冒充医生的行为,法律上怎么认定?消费者如何戳穿这些“画皮专家”?
律师:假冒医生行骗,性质极其恶劣,不仅骗了病人的钱财还损害了病人的生命健康,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管理秩序和社会秩序。法律上的打击力度非常大。首先,国家刑事法律对此类行为有规范。伪造医师资格证的行为本身,就触犯了《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最高可判处10年有期徒刑。如果在诊疗或卖药过程中造成了人员伤亡,还可能同时构成《刑法》第条规定的“非法行医罪”,该法条明确规定,对于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将面临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如果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致人重伤或死亡,刑罚会大幅加重,最高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假冒医生卖药,直接目的是骗取钱财,行为必然触犯《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诈骗罪”,根据行骗的数额处以不同的刑罚,最高甚至达到无期徒刑。假冒医生售卖的极有可能是假药、劣药,就触及了《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百四十二条的“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上述罪名根据具体的案情,可以依法择一重罪处罚或数罪并罚,刑罚会非常重。可见国家法律对这种恶劣行为的打击力度和重视程度。其次,受害人还可以主张民事赔偿。从消费者角度,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可以主张“退一赔三”的惩罚性赔偿。如果造成了人身伤害,还可以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索赔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一切损失。关于如何识破假医生,给大家支三招:官方验证是“照妖镜”:一定要通过医院官方网站或卫健委的执业注册信息查询平台去核验。真金不怕火炼,真医生不怕查验;常识判断是“试金石”:大家可以想一下,真正的三甲医院专家医生,工作极其繁忙,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在非官方渠道进行高频次的直播带货。更不会承诺“根治”——凡是声称能“根治”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一定是骗子;索要授权是“杀手锏”:如果一个持有执业证的医生在非他执业所在的机构进行商业活动,您可以要求他出示所属医疗机构的授权证明文件。假冒者绝对拿不出来。
主持人:作为普通观众,我们该如何辨别真假医生?万一上当受了骗,又该怎么维权?
律师:请大家记住这个“避坑三部曲”:先查证,后相信:动手搜索“国家卫健委医师执业注册信息查询”,输入姓名和机构,一验便知。戒贪心,远忽悠:天上不会掉馅饼,对“免费送药”“超低价特效药”等诱惑要保持高度警惕。3. 走正途,留痕迹:所有交易一定要在正规电商平台完成,绝对不要私下加微信转账。这样才能完整保留交易记录。如果不幸上当,证据是维权之王,请务必保留好:核心证据:直播录屏(完整记录下他的宣传话术和购买链接)、购买凭证(订单截图、支付记录、发票、快递单)。损害证据:如果吃了出了问题,医疗记录(病历、检查报告、药费清单)是关键。沟通证据:与卖家的所有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健康无小事,生命更无价。我最后送给大家一个“三不原则”:不轻信“神医”人设,不盲从“特效”神话,不转账给不明账户。 一旦权益受损,不要沉默,立即向平台投诉或拨打110报警,用法律武器坚决维护自身权益。
健康科普本是惠及大众的好事,但穿上白大褂就急着喊“上链接”、编故事卖“神药”,甚至用假工牌假证书伪装“神医”,这不仅寒了患者的心,更触碰了法律红线!要管住这些“白大褂陷阱”,平台必须把牢认证关,对假医生露头就打;监管部门更要拧紧责任链,让违规带货无处遁形;而我们老百姓,也得擦亮双眼!
初审编辑:张玮
责任编辑:曹亮
因管鲍大街(冷水路-开源路)封闭施工,自10月25日起,济南公交B71路、BRT11号线临时调整部分运行路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