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雨萌
10月2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山东高速公路六车道及以上占比由26%提升到40%以上,“山东的路”品牌持续擦亮。
山东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成型,成功获批全国首个部省共建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四横五纵沿黄达海”综合运输通道主骨架更加完善。
“轨道上的山东”驶入快车道,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从2110公里增加到3055公里、是2020年底的1.4倍,省内高铁成环运行,高铁省际出入口增加到6个。“济青快线”列车全面开行,济南青岛实现高铁“公交化”运行。

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较2020年增加119公里、达到457.6公里,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784公里,较2020年底增加1310公里,省际出入口增加到26个。
现代化机场群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等建成投用,济南机场二期加速推进,全省民用机场达到10个,通用机场达到25个。
黄金水道加快畅通,小清河复航工程开启“河海直达”新模式,京杭运河济宁以南全线达到二级航道通航条件,内河港口年吐量超过1.2亿吨、是2020年的2.2倍。

此外,交通物流设施更加智慧绿色。山东深入实施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建成全国首条零碳智慧高速——济青中线济潍段;投产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13次打破世界纪录。先后建成全国高速公路首座加氢站和首个零碳智慧收费站、零碳港区,累计建成4对零碳服务区,72对服务区已实现近零碳、绿色低碳运营。全省高速公路路域光伏装机容量超822兆瓦、居全国第一,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充电设施全覆盖。
(大众新闻记者 赵雅南 陈晓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