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援滇见闻:山石不断滚落 堰塞湖涨势趋缓
来源:大众日报 2014-08-07 15:31:00
8月6日,红石岩堰塞湖对岸,不断滚落的落石、滑下的山体溅起数米高的水花。鲁甸地震造成牛栏江发生山体塌方形成堰塞湖,正位于鲁甸县火德红镇李家山村和巧家县包谷垴乡红石岩村交界处。
8月6日,红石岩堰塞湖对岸,不断滚落的落石、滑下的山体溅起数米高的水花。
红石岩堰塞湖是目前地震灾区堰塞湖中最大的一个。8月5日,夜宿红石岩村,目睹了夜间山体长时间滑坡的动人心魄瞬间。8月6日上午,又随救援人员下到离堰塞湖200多米的地方,近距离观察堰塞湖的水位变化。
鲁甸地震造成牛栏江发生山体塌方形成堰塞湖,正位于鲁甸县火德红镇李家山村和巧家县包谷垴乡红石岩村交界处。堰塞湖位于红石岩电站大坝下游约600米处,堰塞体高83米—96米,顶宽75米,堰塞体大约1200万立方米,最大库容2.6亿立方米。如果不及时处置,一旦引起溃决,将对下游至少17个村庄、7个水电站造成重大损失。此外,堰塞湖导致通往震中的道路不通,只能徒步爬山绕行,也极大地延缓了救援速度。
在红石岩村,山东蓝天救援队队员和消防队员在一个平台上,搭起了帐篷。从平台上望下去,山底堰塞湖清晰可见。
5日深夜,帐篷里,一片鼾声。6日凌晨3点多,村里的狗开始狂吠。来自枣庄市立医院急诊科的蓝天救援队队员刘虎警觉起来:“莫非有余震,要不狗怎么这个叫法?”
说话间,外边响起了一阵类似鞭炮的声音。走出帐篷,才发现是堰塞湖旁边的大山发生了山体滑坡,石头轰然落下,砸在水里,发出巨大的声响,让人心惊。当时是3点42分。
山底堰塞湖边,有两处光亮。蓝天救援队队员张坤拿着强光手电,向光亮处闪信号,山底的光亮也朝山上不断回应。
“山底驻扎着我们两个支队。”一名消防队员说,“他们离湖有点近,得赶紧往上转移。”
轰隆隆的声音不绝于耳,一直到5点10分左右,这种大幅度的滑坡才停止。
6日早晨,从平台望去,山体滑坡的巨大力量把堰塞湖一边的山坡活脱脱剥去了一层。刘虎说:“我昨天下午观察的时候,发现山体有两处白色痕迹和一个平台,现在全部淹没了。”
离堰塞湖还有两三百米的地方,红石岩村的30多户村民在一处平台上正搭建帐篷,他们有些人的家已经被堰塞湖淹没,救援队员统计好村民的受灾和需求情况,叮嘱他们注意安全,不要再下去抢救被淹没的物资。
随后,和救援队员一起,小心翼翼下到离堰塞湖还有200米的地方。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对面山上,小股的山石滚落到水里,溅起一片浑浊的浪花,再升腾起一阵阵黄烟。
“要想下到水里,我们需要先找个安全台固定绳索,再顺绳索下去。现在,山体一直在滑坡,根本没法固定,还有被坠石击中的危险。”蓝天救援队队员高书强摇摇头说。就在昨天,一名武警战士在堰塞湖边被石头击中沉入水中,至今未找到。
据国家防总消息,截至6日14时,红石岩堰塞湖水位已达1176.42米,较5日14时上涨1.82米,涨势趋缓。据了解,排险实施方案已经确定,将采取开挖泄洪槽和爆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排险。目前,武警水电部队等单位正组织实施,预计一周后排除险情。(李占江)(完)
责任编辑:王哲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