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余件史前玉器首次集中亮相山东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4-08-14 10:04:00
8月9日,“玉润东方——大汶口-龙山·良渚玉器文化展”在山东省博物馆开展,代表海岱地区和良渚文化的300余件史前玉器首次集中亮相山东。” 山东博物馆此次首度与浙江良渚博物院合作,将四千年前中国大地上大汶口-龙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玉器联袂呈现。
8月9日,“玉润东方——大汶口-龙山·良渚玉器文化展”在山东省博物馆开展,代表海岱地区和良渚文化的300余件史前玉器首次集中亮相山东。图为展出玉器。 杨晓卫 摄
8月9日,“玉润东方——大汶口-龙山·良渚玉器文化展”在山东省博物馆开展,代表海岱地区和良渚文化的300余件史前玉器首次集中亮相山东。图为展出玉器。 山东省博物馆供图 摄
中新网济南8月9日电 (杨晓卫 刘安鲁)“玉润东方——大汶口-龙山·良渚玉器文化展”9日在山东省博物馆开展,代表海岱地区和良渚文化的300余件史前玉器首次集中亮相山东。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展出大汶口-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最多的展览。其中大汶口-龙山文化代表玉器部分是山东史前玉器出土后的首次集中展示。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以新石器时代大汶口-龙山文化常见的“玉璇玑”为标示,展出涵盖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璜、玉琥等多个玉器类别。以玉文化的发展为线索,展览共分为天地之灵、东方生活、玉殓玉藏、他山之石、未解之谜五个单元,从玉器在古代的祭祀作用、生活功用,再到殓葬仪式中的使用等方面,详细介绍玉文化的发展演变。
对于首次集中亮相的山东出土的史前玉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信息中心主任朱乃诚评价到,中华玉文化源远流长,山东地区的史前玉文化在中国古代玉文化发展过程中,既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又具有南北交融的特色。
朱乃诚说:“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一大批史前玉器在山东地区发现。这是海岱地区距今4000年前灿烂文化的集中表现,也是探索文明起源极为重要的素材。”
山东博物馆此次首度与浙江良渚博物院合作,将四千年前中国大地上大汶口-龙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玉器联袂呈现。
朱乃诚认为,这次山东地区史前玉文化与太湖地区良渚玉文化进行对比展示,全面展现了中国东部地区史前玉文化的面貌与特征,意义重大,有利于探索各种学术未解之谜。
山东省博物馆馆长郭思克表示,玉器的起源与发展是中国早期文明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在中国史前时期考古发现中,黄河下游的山东地区和长江下游的环太湖地区是玉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两个地区的玉文化各有特点又相互影响交流。联合展出有利于全面展示新石器时代社会发展变化进程,尤其是史前玉器制作和玉文化发展情况。
玉,作为石中之王,自古便是先民顶礼膜拜的神物,时至今日更是被社会大众普遍认同的珍贵宝石,本次展出的玉器造型各异、精美绝伦,受到大众欢迎。
据了解,此次展览由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文物局、山东省文物保护与收藏协会联合主办,是山东省东夷文化溯源工程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展期三个月。期间,有各种未解之谜邀社会民众共同解答,并不断推出以“玉”为主题的特色讲座。(完)
责任编辑:孙海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