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非遗传承成果展演举行 市民感受非遗魅力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2014-09-30 16:16:00
郎咸芬、黄遵宪、张文英等年逾古稀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携其徒弟徒孙同台演出,300余位戏曲爱好者到场观看。“此次展演既展示了山东省地方剧种保护传承成果,体现了山东省长期以来对地方戏保护的成效。
新华网山东频道9月30日电(解劼理、孙晓辉)为展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师徒传承的最新成果,“喜迎国庆?美丽非遗”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成果展演28日晚在济南市东柳戏院举行。郎咸芬、黄遵宪、张文英等年逾古稀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携其徒弟徒孙同台演出,300余位戏曲爱好者到场观看。
据了解,本次展演由山东省文化厅主办,集中展演吕剧、琴书、柳子戏和枣庄梆子等山东省地方经典剧种,其中包括吕剧《李二嫂改嫁》、柳子戏《包公错断》等传统剧目,也有反映新时代正能量的琴书《农家春》、新排剧目柳琴戏《要听还是拉魂腔》等,使得广大市民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此次展演既展示了山东省地方剧种保护传承成果,体现了山东省长期以来对地方戏保护的成效。”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说,山东将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剧种的整体性保护和建设,推进对地方戏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据山东省文化厅非遗处工作人员介绍,山东省目前共有国家级传承人60名,省级传承人324名,市级传承人1571名,县级传承人4012名。山东省通过提供传承场地、为传承人参展参演提供专项补贴等方式,对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提供扶持。同时,引导、鼓励传承人开展收徒传艺活动。相关部门与传承人签订《传承目标责任书》,要求每个代表性传承人至少收徒3名,并建立考核制度。目前,全省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共收徒17570多名。此外,山东省推动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进社区、进广场、进军营、进企业等,每年全省有2300万人次直接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化传承活动。(完)
责任编辑:王哲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